2007 年同濟考博已經過去了半年,看到這次活動還沒有人介紹同濟,我就斗膽說一說吧。我來自一個省屬普通院校,碩士做了一個自選課題,就發過一篇核B 文章,也沒接觸過什么基金項目之類,由于周圍同學大多都是這么一種情況,我也不知道別的學校會怎么樣,反正我的科研能力勉強的很,總之我的情況大概能算是做碩士的底線了吧。我的考博動力來自于本科時我的幾個好姐妹,當時大家有的已經碩博連讀,有的已經考取了博士,于是我也打算試一試,但當時實在是不了解同濟,就在網上查查有那些導師帶,還有我前兩屆有師哥師姐在同濟讀博,這對我很有幫助,他們不但幫我指點了考試方向,而且還給了我很多英語、專業課資料。這些資料還是很有幫助的,后來才發現其實大多數資料都是他們從網上收集來的,有同濟的精品課程、還有一些導師研究課題論文之類,并不是什么獨家秘方,只是省了我查找的時間而已。后來在專業課的復習過程中我自己也總結出了不少資料,分專題歸類放好,隨時進行橫向的聯系和進一步總結,感覺跟師哥師姐的差不多,大概他們當年復習也是這樣自己總結來的吧。 <Dm6CH
CHeG{l)<r
后來在考博前一個星期,經一個師哥介紹,我去拜見了報考導師和他們課題組的博后們,覺得他們都特別的和藹,很有親和力,距離一下子拉近了很多,他們見了我都給我鼓勵,這也是我有信心一直堅持考下來的動力之一。記得當時見導師時,我一點準備都沒有,導師問我知不知道我們學院的某某某,說某某老師是做什么方向的,做的怎樣之類,給我談起過好幾個“著名”導師,我都用很無辜的眼神看著他說,我不知道。已經想不起來接不上導師的話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反正我是一問三不知,我唯一知道的和告訴導師的就是我為什么想上博士。這個問題已經在復習過程中想過八百遍了,說起來有條有理,我想每個想考博的人都一定會列出他們自己的理由,我就不在羅嗦了。我覺得導師對我的感覺應該是:這個孩子很實在,而且考博的決心很堅定。也許這能算是給他老人家留的好印象吧。 MCh8Q|Yx4
\)M5o
考博的前一天晚上到夜里三點沒睡著覺,沒什么原因,就是自信心不足,嚇得。但想到已經見過導師,不能不給他個交代就走,就堅持下來了。說一說考博英語輔導,我參加了一期,實事證明沒有太大必要,市面上打著同濟招牌的輔導班有好幾個,但當時上課的時候坐的很靠后,有黑板也看不清,基本上就白白浪費了兩天時間。而且人很多,環境也不是很好,我覺得上這種輔導班也就是個心理安慰作用,還是要看平時下功夫,壓題,劃重點都是不可能的事。同濟的英語大概要比6 級難一點,詞匯不是很重要,抓好閱讀和寫作就ok。復試的時候要求用英語介紹自己目前的課題,當時我的試驗還沒做完呢,就不要說是總結課題內容了,忙活了一個星期整出個ppt ,做的倒是挺漂亮。說實話我復試沒什么優勢的,同濟復試要求像入上海戶口一樣做總體打分,我好多項目都是零分,還好以前是省級優秀畢業生,算是救了我一把。后來進入面試環節,感覺這一關還是比較成功,因為我的口語很好,老外曾說過沒大有口音,所以我就放開了講,不但課題用英語,連老師問的中國話問題我也盡量用英語表達,算是給了各位面試老師一個比較深刻的印象。記得當時有個海龜老師說我的口語在目前面試的同學里面是最好的,我懸著的心一下子放松了很多,覺得沒什么問題了。同濟要求英語比較嚴,畢業要求兩篇SCI,這在全國都算是高的,所以要考同濟,英語一定下足了功夫。 e_1mO 5z
G)#
,39P
考上博士,回頭看看,覺得自己也挺不容易的,當時復習,所有的人都在娛樂,就我一個像回到考研時得樣子,天天去上自習。后來很多同學說佩服我的定力,其實干什么事情不需要堅持呢,為了自己想要得到的目標,努力去做了,無論結果如何,回過頭來看,才一定不會后悔。再說女生讀博,我的好姐妹現在大多都在讀或將要讀博(都不在同一個高校), 有找到男朋友的,也有沒有的,但因為我們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歸屬感,覺得大家都這樣讀下去沒什么不好,所以根本沒有外界說的女生讀博的那些惶恐的心態。而且我覺得無論男生女生,只要不封閉自己,樂于與人交流,不愁找不到另一半的。博士只是個社會角色不同而已。不知道我的經歷是否能給后來的考博人帶來一點什么感想嗎。也許考博在很多人眼中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也許有人覺得它很難,但我要說的是,相信自己,堅持下去,你會找到屬于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