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評述以下諸命題及相應的科學史觀或編史思想。(20分)1. 薩頓:“定義:科學是系統的、實證的知識,或在不同時代、不同地方所得到的、被認為是這樣的東西。定理:這些實證知識的獲得和系統化,是人類唯一真正具有積累性和進步性的活動。推論:科學史是唯一能體現人類進步的歷史。事實上,這種進步在其它任何領域都不如在科學領域那么確切、那么無可懷疑!2. 柯瓦雷:“科學思想史,就我的理解以及我據此努力實踐的而言,旨要把握科學思想在其創造性活動的過程本身中的歷程。為此,關鍵是要把所研究的著作置于其思想和精神氛圍之中,并依據其作者的思維方式和好惡偏向去解釋它們。必須抵御這種誘惑——已經有太多的科學史家陷于這種誘惑之中——即為了使古人經;逎、笨拙甚至混亂的思想更理解而將其譯成現代語言,盡管澄清了它卻也同時歪曲了它!3. 阿伽西:“科學的歷史是最理性的和最迷人的故事,然而科學史研究卻處于一種可悲的境地:這一領域里的著述常常是假學術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讀的。我認為,出現這種情形,其毛病就出在科學史家們不加批判地接受了兩種不正確的科學哲學。其中一種是歸納科學哲學,按照這種學說,科學理論是從事實中發見的;另一種是因襲主義的科學哲學,按照這種學說,科學理論是用于對事實進行分類的、數學的分類框架。而關于科學的第三種同時也是當代的理論,即波普的批判科學哲學,則為之提供了一種可行的療法。按照這種觀念,科學理論解釋事實并由新的事實來反駁!4. 巴特菲爾德:“歷史的進程是非常復雜的;當科學運動發生時,其它變化也在社會中出現,也就是,其它因素將同科學運動結合在一起,共同創造這個我們所稱謂的現代世界!@樣一種性質的西方文明,當它被傳播到日本時,就對那里的傳統起作用,就像它對這里的傳統起作用一樣。這個作用就是:熔化舊傳統,著眼于美好的新世界的未來。這是一個能夠砍掉整個古希臘-羅馬傳統,與基督教本身決裂的文明。這種文明只是對自己的力量過于自信了,以致不允許存在任何性質的獨立的東西! 二、論述題。(30分,從下列3題中任選2題)1. 概述16~17世紀科學革命(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史研究并陳述你個人對于科學革命的見解。2. 以下文字是愛丁堡學派代表人物之一David Bloor所表述的科學知識社會學(SSK)強綱領。請陳述你作為科學史家對此強綱領的理解與批評。 科學知識社會學應著眼于以下四項宗旨:1> 科學知識社會學所提供的關于知識信念與導致知識信念的條件的分析應是因果分析。2> 科學知識社會學以不偏不倚的態度對待真理與錯誤、理性與非理性、成功與失敗。上述二分法中的兩個方面均需要給予解釋。3> 科學知識社會學的解釋模式是對稱的,這就是說,以同樣類型的原因解釋真的和假的信念。4> 科學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將是反身的。它的解釋模式必須適用于社會學自身。 3. 回答下述問題并陳述你的理由:科學史,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是歷史,科學,抑或是其他什么別的東西,譬如,哲學? 三、選擇與改正。(10分)1.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多學科綜合性著作有(2分) (1)墨子 (2)測圓海鏡 (3)齊民要術(4)四元玉鑒 (5)夢溪筆談 (6)天工開物 2.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者有(3分) (1)劉洪制定《太初歷》 (2)楊輝著《數書九章》(3)李淳風撰《隋書·律歷志》 (4)宋應星撰《農政全書》(5)王叔和撰《脈經》 (6)李戒撰《營造法式》 3. 指出下列說法中正確者,并將不正確者改正(5分)(1) 漢代論天有蓋天說、渾天說、宣夜說。(2) 中國傳統數學的主要成就是借助于珠算盤完成的。(3) 《制圖六體》是繪制平面地圖的基本理論。(4) 中國現代科學技術奠基于清末明初。(5) 金元醫學四大家以劉完素、張從正、李杲 、朱震亨為代表。 四、試對下列觀點進行評論。(25分)1.沈括發現“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斷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表明沈括預見到石油在現代社會中的巨大作用。(8分)2. 郭守敬等制定的《授時歷》施行了300多年,說明它的準確度相當高。(8分)3. 清朝是中國科學技術的一個高峰。(9分) 五、以精練規范的文字詮釋下列條目。(15分,每小題3分)1. 考工記2. 周髀算經3. 天元術4. 活字印刷術5. 王禎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