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430.3pt][tr][td=1,2,160] EjEXev<]
_\,4h2(
[/td][td=1,1,413] OWYY2&.h
我2014年考博,報考的院系就不具體說了(希望各位諒解),總之是文科院系,從目前的筆試和面試成績來看,雖然還沒有拿到通知書,但應該會被錄取。 N!ihj:, ^:O*Sx.CA
從決定考博之時我曾經上網希望通過各種途徑尋找資料,但是坦率說,網上的資料少之又少(考博應該算是個少數的群體吧?),有效信息不是很多,所以把自己的考博經歷和經驗寫下來,當然,很多是自己的想法,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幫助可能不一定大。但即使這樣,我也希望哪怕是給后來人一點點微薄的幫助也好。 ?j8!3NCl} -/7@ A
首先,明確方向,確定自己是否確實是想考博。 %16Lo<DPm +}-cvM/*
作為考博的前提條件是,再三問自己確實是需要走這條路嗎?從我個人的經驗來看,說實話考博經歷還是蠻艱苦的,絕對是種煎熬,無論是心理還是身體上素質上(這次如果沒考取,我未必會考第二次了)。這其實是兩個問題:一是自己意愿上是否想讀博(無論是為了將來的發展前途還是希望能專注于學術),二是合理的估計自己的復習時間和能力,主要是,是否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復習。這個當然也是依照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來看。說說我個人的情況:優勢是全職復習,從2014年1月過年前到3月考試之間是全力以赴。劣勢是第一次考博,且不是應屆畢業生(工作時間>2年)。在此,我再補充一點,應屆畢業生還是很有優勢的,我自己感覺,工作幾年原來有的學習底子不夠好,且記憶力也不如以前了。所以,需要各位鄭重評估自己的學習時間和學習效率。 1UK= t
QYBLU7
其次,在堅定信念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了解你的報考對象。 ~*bfS}F8I hNp.%XnnZ
兩個層次:微觀——報考老師的情況,宏觀——歷屆的考試情況。相信我,一定要盡可能的收集信息,甚至一些細微的方面也請你多留心。舉例說明,如何選擇報考的老師?如果我沒有心儀的選擇對象的話(如果有明確的報考對象請跳過此處),除了盡可能了解相關老師的專業方向、報考熱門程度、該年擬錄取的人數、對以往學生的態度,我甚至會去考慮,老師往年招人的情況和喜好(這個可以從他/她實際招收的學生情況來了解),他/她喜歡招女生還是男生?喜歡應屆還是非應屆生?喜歡學術上優秀的還是又紅又專、雙肩挑的?如果你覺得你跟某個老師這些情況都很合拍,那你可以考慮選擇他/她。不要說這些不重要,因為老師在面試的時候,如果在候選人筆試成績相距不大的情況下,這些細節往往決定了你的錄取與否。也不要說老師們真會考慮這些嗎?我只是說這些tips未必有用,但是換位思考,老師是在招考未來跟自己相處3年甚至以上的學生,為什么不挑選跟自己合拍的學生呢,尤其是對于那些招生人數較少的導師來說?而且換言之,你選擇某個導師也不是選擇自己未來三年的生活嗎,為什么不選擇跟自己合拍的? 從宏觀方面,自然是這個學校的招考情況,包括招收人數,面試和錄取比例,導師本人對考生選擇的權限大小,甚至大家經常在網上某學校報考黑不黑之類的。這點我覺得人大,至少是我報考的院系做的是相當不錯的,面試資格按照你的成績先后確定(這個完全是公開的,在院系面試名單中可以看到自己的排名),面試的順序也是按照筆試成績的排名依次進行。 YzjRD: `soQp2h-
第三,就是談如何復習的問題(從人大的情況來看,筆試成績決定面試資格,成績高是王道)。 .8W-,R4 G%%F6)W
(一)先說專業資料來源吧。個人經驗認為最關鍵的是:歷年真題+專業書籍+近幾年核心期刊論文+相關專業老師發表的論文。(1)歷年考試真題的作用是了解老師的出題方向和出題模式,可以做到相對有的放矢地復習。這點我覺得對復習時間不夠的人來說尤其很重要,如果你學有余力且對學術很有passion,那全面復習也無妨。當然這種做法的負面后果是,萬一出題老師換了呢?或者老師別出心裁了呢?sorry,這個我就不能保證了。我只是說我的做法是,以歷年考題的方向為重點,其他盡可能全面了解(不至于上了考場交白卷)。另外,題目是否能重復的問題,根據我的觀察,方向性相似是有的,但是要重復的題目還是不要抱太大希望吧。 (2)專業書籍方面去找老師推薦書目,老師的專著一定得看,其他老師比較欣賞、推薦的作者專著以及頂級學者的專著都最好看看。(3)選擇看核心期刊的文章,對于文科、非應屆生很重要,至少對我個人來說很重要,幾年的工作已經讓我無法把握時下最新的研究方向了。(4)不要忽視老師發表的論文,連你的導師的思想和方向都不了解,那還報考他/她做啥? @\nQ{\^; p1ER<_fp
(二) 再說,英語考試。這個是各個專業通用的,且很多人視為難題,我就多說幾句。坦率說,人大的英語考試很簡單,而且詞匯重復性很高,但是,請注意我的“但是”,不容易考高分!因此,我以下所說的并不是拿高分的方式(我自己也只考了70+分,談拿高分說實話我真沒有這個資格),而是應試的重要技巧,不至于讓你在英語上被其他考生大幅拉開差距。重點步驟:(1)了解該年的題型。確定該年考什么,09年竟然還有人連考不考聽力都不知道…………這點我真是太不理解了,連題型都不知道,那怎么復習呢?(2)人大出版社的那本考博詞匯和真題,絕對是寶典,一定一定要認真做和仔細研究。所以,建議時間不多的人來說,熟背那本詞匯吧,感覺詞匯題60——70%都應該出自該本書最后的詞匯表。真沒多少,仔細背很容易。當然提醒兩點:一是,60——70%不等于百分之百,想要拿高分,還是要平時拓寬詞匯量。二是,不是死背單詞,要掌握詞匯的同義、反義,以及詞性變化時的衍生詞。其他的英語書籍我還沒研究,有沒有更好的我也不知道,但是對我本人而言,時間有限,感覺這兩本蠻管用的。(3)分清復習的重點。題型主要有詞匯、閱讀、完形填空、寫作、翻譯等等,不知道以后會不會有變化。每年的分值變化不大,所以,從應試的角度來說,請關注哪些才是拿分點、哪些是可以稍點復習時間的。在此,我需要解釋一下,根據我的經驗,完形填空和翻譯,對于一般的人來說,最后讓考生拉開分值的可能性不大,例如,完形填空僅10分,難度相對簡單,對于英語好的人來說,可能會拿到8、9分,一般人最少也能拿到5、6分(拿到5分以下,不客氣地說,英語問題不是一般的大),翻譯也是,考生之間的分值差距應該就更小(除了生詞以外,試問一個都要考博的人來說,翻譯表達怎么也該是通順明了的吧?)。詞匯是平時可以積累的,如果詞匯不夠,那就是準備不足,唯一提高的方法就是選對書籍,加以背誦。因此,最關鍵的題型就是,閱讀和寫作!詞匯、完形填空0.5分一個題目,閱讀2分一個,試想做錯1個閱讀要有做對4個詞匯、完形填空才能彌補回來!而寫作也是如此,只要研究一下考題說明和評分標準(人大出版社那本書上有),不同檔次文章差距很大,只要被劃入下一檔立刻就喪失好幾分,太可惜了!因此,好好準備閱讀和寫作,是英語制勝不二的選擇。4)考場上的時間控制。建議根據自己的英語能力和不同題型的分值,對每一部分花費時間進行明確劃分,比如詞匯花30—40分鐘,閱讀1個小時,blabla,根據自己的能力來做個預算吧。并且比較嚴格的遵守。這點是我做的最差的一點,考試時追求完美,在翻譯上花的時間多了,擠掉了寫作的部分時間。 +rU{-`dy9' Q6[h;lzGV
第四,說說面試吧。這個可能每個專業不同,我們專業是按照筆試成績確定面試名單,且面試范圍是英語口試+專業。所以,基本上跟筆試難度一致。這個只能自求多福,每個老師的喜好都不一樣了。形象、自信度應該是自己準備的方面。 I'*,<BPG g87M"kQKA
基本上,我想說的有這么多,希望能對以后的同學有所幫助。 V5I xZn%
[/td][/tr][tr][/t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