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目前缺少也最為關鍵的是行之有效的淘汰機制。專家
建議,中期考核要加大難度,引入固定比例的淘汰機制。
Q0g^% #f_. 直博轉碩在制度設計上不能想當然地考慮,必須結合社會文化心理。最重要的是保障學生轉碩之后的權利、前途發展。
bu=RU Sj viH &&zsUAkS 在中國躍升為第二
博士培養大國之時,就有很多人在討論一個問題——如此多的博士,質量該如何保證?
.
\8"f]~ TrQUhmS/! 作為第一博士大國美國的經驗告訴人們,雖然申請博士生資格的學生眾多,但入學后約40%的人最終拿不到博士學位。而在中國,無論是通過博士統一考試、各種免推政策入學的博士生,95%以上的人都能拿到博士學位。懸殊的比率背后,直接關乎博士教育質量高下。
iAt&927 q-/t?m0 不久前,教育部、財政部和發展改革委三大部委下發《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建議加強培養過程管理和學業考核,實行嚴格的中期考核和論文審核制度,暢通分流渠道,加大淘汰力度。
%Vk77( j?\z5i""f 盡管意見的初衷、方向無誤,但在操作層面上卻并不太容易實現。
C>QWV[F ,G[Y< ~Hy 不順暢的直博轉碩 O<MO2U+^x }:!X@C~ 中國也有博士淘汰。早在2006年,南開大學28名博士生因攻讀學位時間超9年被淘汰,打破了我國博士生“零淘汰率”。之后,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也有同樣的舉動。這些淘汰多是以學習研究時間延期過長為理由,被淘汰者中以在職博士生居多。
oFsV0 {x%) |w5,%#AeO$ 放眼國內高校,完全能以學術水平不高之名勸退博士生的情況少之又少。而另一種淘汰方式更為常見,如果學生本科畢業后直接攻讀博士,在讀博期間又無法達到其培養要求,則可以以碩士身份畢業。學術界稱之為分流。
3`Xz
p COHook(: 發現自己實在沒有做科研的天賦,北京某“985工程”高校直博生陳意想走直博轉碩之路?僧斈隂_動直博的代價是,此時要求轉碩,只能拿到博士肄業證和碩士學位證。
\p^'[B(O77 iV!V!0- @ 更加讓他氣惱的是,同是直博轉碩,
北大、清華、浙大等學校卻可以拿到碩士畢業證和學位證!澳貌坏疆厴I證,派遣就可能成為問題,也意味著戶口可能需要回到原籍地。”陳意說。
KxWm63" Y+5aT(6O 事實上,陳意遇到的情況更多地存在于國內直博制度施行的早年,為了避免博士生大批轉碩,高校一般都嚴禁直博轉碩。然而,
2012年頒布的《教育部關于推進試點學院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建立退出機制,開通分流通道,允許試點學院將符合條件的直博生分流轉為碩士生培養。很顯然,陳意所在的學校要么在試點之外,要么就是缺乏相應的培養理念和制度基礎。
pm[+xM9PB /<Z3x
_c 從最初的“不允許”到政策上打通,實現直博轉碩的過程也并非容易。由于審批直博轉碩的程序較長,
清華大學直博生小文一直挨到博士畢業,也沒有等來轉碩申請成功的通知,莫名地以博士身份畢業了。這讓他哭笑不得。
xtK\-[n 7R5+Q\W 遭遇中國式尷尬 ,wngS=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