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自己為什么要去戴博士帽,我想大多數博士生都是對學術有所追求的人,也希望通過自己艱苦探索在畢業時成為自己“研究領域中世界第一的專家”,也愿意做“熱愛工作、積極樂觀的人”,生活上也已經做好了清貧的思想準備。但現實和環境如何呢?說實話,我們早已不幻想“戴上博士帽然后一步跨進掙錢多的地方”,我們最迫切需要的,是一個正常的的學術研究環境。
3wQUNv0z 中國博士生科研水平落后早已受到很多關注,一些院士、博士生導師和其他人士都提出了改革的呼吁和方案。我也想談談個人的一些想法:
P!apAr 首先,應該提高博士生生活待遇。讀書本應過清苦的生活,對此每個博士生應當都沒有異議,但如果沒有基本生活保障,如何做研究?其實不必很多,能達到1000元大家就會滿意的。
_7#9nJ3| 如果國家經費難以完全滿足需要,解決的方法有二:其一是學校補充。很多學校都有校友捐贈基金,學校辦各種班所得學費本身也是很大一筆收入,完全可以從中抽出部分來資助博士生。其二是導師資助,F在每位導師每年只允許招收兩名全脫產博士,只要導師有經費,不會造成負擔,何況好的博士生創造的價值遠遠大于投入。由導師負責博士生收入的差額部分,已經在不少學校試行或推行。
dV( "g], 第二,應保障博士生正當權益。目前許多博士生完全受制于導師。應當保障博士生勞動所得和學術研究的正當權益。就勞動所得而言,為導師做賺錢的項目(圈內稱之為橫向項目,以區別于學術研究的縱向項目),應當為博士生付相應的報酬。國家和學校應當規定:橫向項目金額的20%~30%必須用于博士生培養?捎蓪W校財務統一提取此部分資金,導師上報參與項目學生名單和分配方案,由學校財務注入學生賬戶;如果導師不上報,此部分資金由學校劃入培養基金,統一分配給其他博士生,用于發放生活費和參加學術會議等。
*88Q6=Mm 就學術研究而言,應當保證讀博其間至少參加一次高水平的國內或國際學術會議,以開闊視野、提升研究檔次。
(zO)J`z> 第三,建立博導聘任制度。很多國家并沒有博導這個稱謂,只要有學術能力、有人愿意跟從學習的教師,都可以帶博士,所以國際交流時中國教授強調自己是博導時引來的多是詫異的目光。應當取消博導終身制,全面推行聘任制度。博導只是一種資格而不是地位標志、職稱甚至搖錢樹。對于兩年或3年內沒有申請到任何省部級以上科研資助或者在國內外高質量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的導師,應當暫停其招收博士生資格,等達標后再聘任。這樣既可以保證導師有學術研究、指導能力,也可以保證博士生學術成果的質量。浙江大學已出臺相關規定,吉林大學也已取消過多名博導資格,效果良好。
@We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