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博士生招生方式包括普通招考、直接攻博和碩博連讀三種,考核方式全部實行申請考核制。報考方式分為按專業報考和按導師(組)報考兩種,報考類別分為非定向就業和定向就業兩種。
一、報考條件
(一)以普通招考方式報考博士生的基本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3.考生的學歷學位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應屆碩士畢業生(2024年入學前畢業或取得碩士學位)。
(2)研究生畢業或已獲碩士學位人員。
4.考生的科研要求:
(1)報考類別為定向就業的考生(報考各類專項計劃與專業學位博士的考生除外,下同),原則上近三年(2020年1月1日至報名截止日,下同)須以第一作者發表與報考學科專業相關或相近研究領域的論文,且須被SSCI、CSSCI、A&HCI、SCI或EI收錄。
(2)報考類別為非定向就業且年齡超過35周歲(1989年1月1日前出生)考生,近三年須以第一作者發表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下同)及以上層次論文,或主持廳級及以上科研項目,或獲廳級科研成果獎二等獎及以上獎勵(論文、項目、獎勵須與報考學科專業相關或相近)。
(3)碩士提前畢業且以應屆碩士畢業生報考的,須有以第一作者公開發表的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層次論文。
5.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符合我校規定。
6.提供至少兩名所報考學科專業領域內的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的書面推薦意見。
7.在校博士研究生報考需征得所在學校同意,并在錄取前完成原學籍所在學校退學手續。
8.符合報考學院提出的其它要求。
(二)以直接攻博方式報考博士生的基本條件
1.符合(一)中第1、2、5、6、8各項的要求。
2.考生應為具有推薦免試資格的應屆本科畢業生(2024年入學前取得本科畢業證書及學士學位證書)。
3.報考專業為理工類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4.本科學習期間成績優良,專業排名名列前茅,基礎扎實,對科學研究興趣濃厚,具有較突出的科研能力和較強的創新意識,本科期間曾從事過科技活動,表現突出。
5.英語水平應達到以下條件之一:CET-6≥440 或 IELTS≥6.0 或 TOEFL≥85。
(三)以碩博連讀方式報考博士生的基本條件
1.符合(一)中第1、2、5、6、8各項的要求。
2.我校全日制非定向學術型二年級碩士研究生。
3.在碩士階段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或研究生一等學業獎學金或取得高水平學術成果。
4.碩士階段課程成績優秀。
5.外國語水平符合我校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外國語免試條件(詳見第三(一)項:“以普通招考方式報考博士生考核安排”),或通過學校單獨組織的碩博連讀外國語水平考核。
(四)報考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專項計劃(以下簡稱高校思政教師專項)的基本條件
1.符合(一)中第1、2、5、6、8各項的要求。
2.已獲碩士學位。
3.報考人員須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業務骨干教師,且截至報名之日已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5年以上。必須與原單位簽訂協議書,保證畢業后回到原單位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至少5年。
4.年齡不超過45周歲(1979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下同)。
5.近三年須以第一作者發表過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層次論文,或主持廳級以上(含廳級)科研項目,或獲廳級科研成果獎二等獎以上(含二等獎)獎勵。
6.報考類別為定向就業。
(五)報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專項計劃(以下簡稱高校思政工作骨干專項)的基本條件
1.符合(一)中第1、2、5、6、8各項的要求。
2.已獲碩士學位。
3.報考人員須為在編在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務工作骨干,且截至報名之日已從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或黨務工作滿3年。
4.經所在學校思政(或黨務)工作部門、人事部門推薦,所在地省級黨委教育工作部門審核通過。
5.年齡不超過45周歲。
6.近三年須以第一作者發表過省級期刊論文。
7.報考類別為定向就業。
(六)報考教育博士的基本條件
1.符合(一)中第1、2、5、6、8各項的要求。
2.已獲碩士學位。
3.招收具有相當成就和較強研究能力的中小學教師和相關學校的管理人員。招生對象不含民營教育機構及教育行政機關工作人員。 ^8,prxaok 教育領導與管理專業領域招收各級各類學校管理人員,不招收具有教師身份和職稱的高校"雙肩挑"管理人員; #>:S&R?2t 學校課程與教學專業領域招收中小學教師(含幼兒園),或在省市區縣教研機構從事中小學教學研究的教研員,不招收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以及上述范圍以外的人員; A+dx7anUz 學生發展與教育專業領域招收從事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小學教師(含幼兒園),以及其他類型學校專職輔導員,或在學生工作處、心理健康中心等部門從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生生涯發展與就業指導等工作的專業人員。不招收高等學校專任教師及上述人員范圍以外的人員。 J>T98y/))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領域招收從事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師。
4.截至2024年9月1日具有5年以上教育及相關領域全職工作經歷。
5.近三年須以第一作者發表過省級期刊(知網、萬方、維普等數據庫收錄期刊)論文。
6.報考類別為定向就業。
(七)報考美術與書法博士的基本條件
考生在符合普通招考博士報考條件的基礎上,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作品曾入選過省級以上(含省級)美術展覽。
2.在省級以上展館舉辦過個人作品展覽。
3.具有副高級職稱。
(八)報考戲劇與影視博士、音樂博士的基本條件
與普通招考博士報考條件一致。
(九)報考“學校發展計劃”博士生專項的基本條件
1.符合(一)中第1、2、5、6、8各項的要求。
2.報考對象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我校符合碩博連讀報考條件的全日制非定向學術型二年級碩士研究生,對學術研究有濃厚興趣,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2)全日制非定向學術型應屆碩士畢業生,或已獲得學術型碩士學位者。年齡不超過35周歲(1989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3.外國語水平符合我校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外國語免試條件,詳見第三(一)項:“以普通招考方式報考博士生考核安排”。
4.報考類別為非定向就業。
5.應屆碩士畢業生和已獲碩士學位的申請者,近三年須以第一作者發表過與所報專業相關或相近研究領域的學術論文或取得其他與報考專業相關的高水平學術成果。其中論文須被SSCI、CSSCI、A&HCI、SCI或EI收錄。
*?1\S^7R 6.報考導師符合以下條件的申請者優先: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級高端人才、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文科類有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或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招標項目者、理工科類有在研國家級重大研究計劃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以上項目者。
二、報名
(一)網上報名
1.網報須知
(2)考生網報前需仔細閱讀我校發布的招生公告及報考學院網站公布的博士招生實施細則(學院聯系方式及網站地址見文末附件)。
(3)考生網報時請慎重選擇報考類別,報考類別即為錄取類別。
(4)普通招考錄取時排名方式
按專業報考:在專業內按合格生源的綜合成績排名。
按導師(組)報考:在導師(組)名下按合格生源的綜合成績排名。
文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社會發展學院、音樂學院、體育科學學院、美術學院、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按導師(組)報考,其它學院均按專業報考。
2.網報時間
(1)直接攻博考生:2023年11月15日
(2)“學校發展計劃”考生:2023年11月16日-21日
(3)碩博連讀考生:2023年11月23日-26日
(4)定向就業考生(不含專項和專業學位博士):2023年11月28日-12月4日
(5)普通招考考生(含各專項和專業學位博士):2023年12月27日-2024年1月16日
3.報考材料提交時間及地點
(1)直接攻博考生:2023年11月16日前
(2)“學校發展計劃”考生:2023年11月22日前
(3)碩博連讀考生:2023年11月27日前
(4)定向就業考生(不含專項和專業學位博士):2023年12月5日前
(5)普通招考考生(含各專項和專業學位博士):2024年1月17日前
各類考生報考材料均提交至所報考學院研究生管理辦公室。
4.報考材料清單
請考生嚴格按照以下材料清單要求準備報考材料并按序裝訂成冊。
(1)南京師范大學2024年招收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報考登記表(網報結束后打印)。
(2)身份證復印件(含證件正反面)。
(3)最后學位證書及畢業證書復印件,在國外獲得的學位須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認證書;應屆生由所在學校提供應屆生證明(實行彈性學制學校的學術型研究生二年級考生須提供已發表科研成果原件和學校開具的已取得提前畢業資格的相應證明材料并加蓋學校研究生院(處、部)公章)或學生證。
(4)本科及碩士階段成績單。應屆碩士畢業生,碩士階段成績單由考生所在學校研究生院(處、部)提供并加蓋公章,本科階段成績單由考生檔案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提供并加蓋公章;非應屆碩士畢業生,碩士及本科階段由考生檔案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提供并加蓋公章。報考直接攻博考生本科階段成績單由考生所在學校教務部門提供。
(5)英語水平證明復印件。
(6)本人自述。簡要介紹本人的學術背景與學習動機、已經從事的科學研究情況及其成果,著重闡述準備攻博的學位論文研究計劃及預期達到的目標。
(7)科研成果目錄1份(包括論文、專著、課題、發明專利及獲獎等),并提供近三年在公開刊物上以第一作者發表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復印件(不超過3篇,復印件須有封面、目錄、正文,被SSCI、CSSCI、A&HCI、SCI或EI收錄的論文須提供收錄或檢索證明)、或課題項目書復印件(不超過1項,除理工科應屆考生可為課題參與人外,其他考生須為第一主持人)、或獲獎證書復印件(不超過3項,須為第一獲獎人)等。科研成果及其復印件以屆時所提供為準,并請按級別由高到低排序。
(8)專家推薦書兩份(我校研招網“文檔下載”處下載后請專家填寫)。
(9)2024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專項考生登記表(限報考本專項的考生提供,網報時下載,須經所在學校人事部門審核蓋章,并在照片上加蓋人事部門公章)。
(10)2024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報考資格審查表(限報考本專項的考生提供,網報時下載,須經所在學校學生工作部門、人事部門以及省教育廳高校學生處審核加蓋公章,并在照片上加蓋人事部門公章)。
(11)2024年教育博士專業學位報考資格審查表(限報考本專業學位的考生提供,網報時下載,須經所在學校人事部門審核加蓋公章,并在照片上加蓋人事部門公章)。
(12)學院博士招生實施細則中規定須提交的其他材料,請至相關學院網站查看。
(二)確定考核名單
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于規定時間內組織專家對考生報考材料進行審查、評議。直接攻博、碩博連讀和普通招考考生考核名單由學院確定并公示。通過學院初審的定向就業考生和“學校發展計劃”考生考核名單及其報考材料須一并報研究生院,由學校審定并公示。
(三)資格審核
1.資格審核流程
考生持有效居民身份證件原件、碩士學位證書或畢業證書(應屆碩士畢業生持研究生證)原件、報考材料到報考學院報到并進行現場報考資格審核?忌鷪蟮綍r均須攜帶相應科研成果原件供審核(科研項目需有批文原件或高?蒲许椖恐鞴懿块T蓋章的證明),同時了解學院相關考核的安排。
2.資格審核時間及地點
(1)普通招考考生:2024年3月,具體時間地點屆時由報考學院通知。
(2)直接攻博、碩博連讀及“學校發展計劃”考生:以屆時公布的工作通知為準。
三、考核
(一)以普通招考方式報考博士生考核安排
1.外國語水平考核
外國語考試科目為英語、俄語或日語,考核由學校統一組織,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為2024年3月,具體時間地點待定。外國語為合格考試,成績不計入綜合成績。英語難度與CET-6考試相近,日語難度與N3考試相近,俄語難度與大學俄語六級考試相近。
外國語初試科目為英語且英語水平符合下述條件之一者,可免予參加外國語水平考試:
① CET-6≥440。
② IELTS≥6.0。
③ TOEFL≥85。
④ 在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有連續1年及以上的學習、工作經歷。
外國語初試科目為其他語種者,免考條件參照英語免考標準執行。
2.專業基礎考核
考試時間為2024年3月,考試方式將在考試前根據具體情況由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屆時查看學校及學院相關通知。
3.學院綜合考核
學院綜合考核由各學院組織,考核時間為2024年3月,考核地點、方式見各學院博士招生實施細則(報名前發布)及學院綜合考核辦法(考試前發布)。
(1)考核內容分為知識水平、綜合能力兩大部分。重點考察考生攻讀博士學位目的、科研興趣和態度、外語聽說應用能力、專業理論知識水平、語言表達與邏輯思維能力、科研潛質與創新能力以及對本學科前沿領域及最新研究動態的掌握情況。同時還將考核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與品德、心理健康等。
(2)考核形式可以采取筆試、面試、實驗技能操作、PPT匯報(匯報內容由學院自定要求)、撰寫科研報告等多種形式相結合進行。
(3)專家組對考生考核情況打分,最終形成學院綜合考核成績。
4.綜合成績
綜合成績=材料審核成績×A+專業基礎課成績×B+學院綜合考核成績×C。A、B、C為各階段考核項目占綜合成績的權重,具體比例由學院在博士招生實施細則中明確(其中,B不低于20%)。各項考核成績滿分100分,60分及以上為合格。
(二)直接攻博、碩博連讀及“學校發展計劃”考生考核安排
直接攻博、碩博連讀及“學校發展計劃”考生的考核以屆時公布的工作通知為準。
四、錄取
按報考方式,根據考生綜合成績,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各階段成績不合格者均不予錄取。
擬錄取為定向就業的考生,須簽訂定向培養協議;擬錄取為非定向就業的考生,須將本人檔案最遲于2024年5月31日前調入我校,否則取消其擬錄取資格。
應屆畢業考生入學前未取得國家承認的相應學位學歷證書者,錄取資格無效。
五、體檢
考生體檢工作在考生擬錄取后組織進行,具體時間另行通知。體檢要求參照教育部、原衛生部、中國殘聯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教育部辦公廳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殘疾人教育條例》的規定執行。
六、學制與學費
(一)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基本學制均為4年,直接攻博研究生學制為6年,碩博連讀研究生(含碩士階段)學制6年,在校學習年限(含休學等中斷學習的時間)不超過7年。
(二)所有博士研究生均需繳納學費。
學術型博士研究生學費標準每生每年為1萬元;專業學位博士學費標準每生每年為1.2萬元。
七、獎、助學金
研究生獎助體系由研究生獎學金、助學金兩部分組成。研究生獎學金包括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校長獎學金,卓越研究生獎學金,社會資助專項獎學金等;研究生助學金包括國家助學金,社會資助專項助學金,助研、助教、助管、兼職輔導員崗位津貼,特殊困難補助和國家助學貸款等研究生獎助體系的內容詳見《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獎助體系實施意見》。
對于錄取的“學校發展計劃”博士生,入學后學校將一次性給予8000元科研啟動資助經費以及8000元生活補貼,第一學年可直接獲得博士研究生學業獎學金一等獎。 rWNe&gFM 八、其它
(一)專業目錄中所列招生人數包含“直接攻博”及“碩博連讀”人數。
(二)“學校發展計劃”博士生專項計劃單列。
(三)導師的招生計劃如在“直接攻博”或“碩博連讀”招生階段用完,則不再接受下一階段考生報考。
學院報考方式若為按專業報考,則考生報名時填報的導師僅作為考生意向,后期學院將根據實際情況,在招生專業目錄中公布的導師(組)范圍內為錄取考生安排導師(組),考生可選擇接受安排或放棄錄取資格。 #P}n+w_@ 學校在錄取階段對增量計劃進行配置。獲得增量計劃的學院根據報考方式,集體研究決定計劃投放的專業或招生專業目錄中公布的導師(組),并遵循擇優原則進行錄取。
(四)高校思政工作骨干專項招收一線專職輔導員的比例須占招生名額的70%以上。
(五)人文社科類CSSCI(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入選期刊指CSSCI來源期刊目錄、擴展版來源期刊目錄、來源集刊目錄。中文核心期刊指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目錄收錄期刊。未盡事宜,按我校相關科研評價與認定規定執行。
(六)對于論文“發表”的認定標準:人文社會科學論文應正式出刊,理工科論文應在線發表。
對于“高水平”學術成果的認定標準:以招生年度學院備案的研究生高水平學術成果目錄為準。
(七)考生因報考研究生與所在單位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錄取,我校不承擔責任。
(八)現役軍人報考博士生,按軍委政治工作部規定辦理。
(九)對弄虛作假或有學術不端行為等違規違紀者,一經查實,即按有關規定取消報考資格、錄取資格、入學資格直至學籍。
(十)考生報名前應仔細核對本人是否符合報考條件,凡不符合報考條件或放棄報考者報名費用不退。
(十一)博士研究生在基本學制內由學校安排住宿,費用自理。
(十二)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專項計劃招生政策以教育部最新文件為準。本年度招生計劃4人,不在本簡章公布的招生計劃內。
對口支援高校、師范協同專項計劃定向培養博士研究生招生使用單獨的招生指標,不在本簡章公布的招生計劃內。
(十三)以上內容如與教育部新出臺相關文件沖突,則以教育部最新文件為準。
(十四)招生政策和時間如遇調整,將及時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網公布,請考生關注相關公告。
(十五) 未盡事宜請與我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聯系。
(十六)本簡章由我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
郵 編:210023
聯系地址:南京市棲霞區文苑路1號南京師范大學篤學樓404室(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監督電話:025-85891893(研招辦) 025-85891511(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