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傳考博資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報班 每日簽到
   
主題 :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車輛工程專業碩士方向和學院領導、導師介紹
級別: 初級博友
顯示用戶信息 
樓主  發表于: 2012-03-07   
來源于 考博資料 分類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車輛工程專業碩士方向和學院領導、導師介紹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車輛工程專業碩士方向和學院領導、導師介紹 4\&Y;upy+  
01 汽車能源與排放控制(萬剛,陳禮璠,杜愛明等) H,L{N'[Xph  
02 車輛系統動力學與控制(靳曉雄,余卓平,左曙光,周鈜等) n_km]~  
03 汽車結構分析與安全性(高云凱.高衛明,王鴻雁等) :}v-+eIQ  
04 汽車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吳光強,雷雨成,陳昌明,吳曉清等)  `9K5 ;]  
05 汽車電子控制技術(孫澤昌,王哲,陳辛波等) e9h@G#  
06 汽車運行狀態識別與監控診斷 X%5eZ"1{x  
07 機車車輛(趙洪倫等) X n!md R  
08 汽車市場營銷(陳永革、馬鈞等) -  /\qGI  
萬 鋼 校長 (國家863計劃清潔汽車重大專項首席科學家)  70c]|5  
萬鋼博士1952年8月出生,1981年在同濟大學獲得碩士學位。1985年赴德國Clausthal大學機械系留學,1990年獲博士學位。 $C\ETQ@  
萬鋼博士在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攻博期間發明了定量研究固體波傳播的光學方法,并成功地把此方法應用于汽車低噪聲設計,為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在此科學領域中的研究贏得國際聲譽。 %DKFF4k  
萬鋼博士1991年進入德國奧迪汽車公司技術開發部任高級工程師,負責開發計算機轎車整車虛擬開發工作。他負責研制的“轎車三維表面測試和快速成型系統”、“轎車動力總成三維運動向量測試系統及懸架運動自由行程包絡圖”、“三維人體CAD模型和實體擬和及轎車人機工程CAD系統”、“汽車風洞測試系統”使奧迪汽車公司在轎車虛擬開發技術上領先于世界汽車企業。 !Rl|o^Vw>{  
1996年萬鋼博士升任奧迪公司生產部和總規劃部技術經理,負責信息化制造技術。他負責研制的“智能控制白車身表面質量檢測系統”項目獲得國際專利,并創造了將科研成果直接轉化為生產設備創新模式。1999年萬鋼博士在轎車生產線創建了三維激光在線檢測和數字化異地實時質量控制技術,為新一代奧迪A4轎車順利投產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目前該技術已經成為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的內部操作規程,這是大眾集團有史以來第一個由中國工程師牽頭建立的操作規程。他在奧迪10年間一共經歷了5 代新車型的開發及生產并熟悉汽車企業的投資、規劃、開發、生產、質量控制等許多方面的工作,成為德國著名的汽車專家。 hHE~/U  
萬鋼博士與1994年和1995年先后被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和同濟大學聘為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他所指導的德國博士生在燃料電池方面的研究課題目前在國內尚屬空白。1999年萬鋼博士受教育部邀請成功組織了留德汽車工業博士工程師合作交流團回國巡回報告,洽談合作,受到教育部領導的贊賞。 o2ggHZe/=@  
盡管國外的事業和生活一帆風順,但萬鋼博士為了尋求更大的創新和突破,毅然回國。2000年萬鋼博士向國務院提出了開發潔凈能源轎車,實現中國汽車工業跨越式發展的建議,受到科技部,經貿委領導重視和支持。2000年底,萬鋼博士提出了發展潔凈能源轎車“中國平臺計劃”,目前“中國平臺計劃”的第一步已經在上海汽車工業總公司和經委直接支持下啟動!爸袊脚_”的實現,不僅將為我國提供一個節能環保的高新技術產品,而且將為我國汽車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闖出一條創新的道路。 XJ4f;U  
萬鋼博士現任同濟大學校長、同濟大學汽車學院院長、同濟大學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主任,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同時被科技部聘任國家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為首席科學家、總體組組長,規劃我國電動汽車發展方向,構筑電動汽車重大專項的實施思路,并承擔了重大專項中技術最為復雜、任務最為繁重的燃料電池轎車項目。 @=VxW U  
主要研究成果: _K~h? \u  
“四輪驅動燃料電池微型汽車”獲2002年上海市國際工業博覽會“創新獎”;在德國奧迪公司主持7項工程開發項目(總經費高達3960萬德國馬克)均已產業化;主持完成“轎車產品開發鏈的研究”、“轎車動力總成運動向量測量和計算方法”、“快速成型和制造系統”、“轎車自身自動檢測系統”、“車身制造在線檢測系統”、“電動汽車預先技術研究”、“燃料電池汽車虛擬匹配開發”、“中國平臺計劃”、“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技術研究”、“全球資源條件下上海發展清潔能源汽車的資源調查和發展戰略”、“上海市發展清潔能源汽車的戰略和政策研究”、“燃料電池轎車的開發”等項目。獲世界專利1項、歐洲專利1項、申請中國專利13項。 `sYFQ+D#O  
出版著作:《讓中國的汽車工業展翅飛翔》。 #,d~t  
發表論文: {'O><4  
主要有“Oberflaechenfehler von dem Lakieren erkenen”、“Automatic Body Inspection System in Serienproduktion”、“光測力學技術”、“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in China”、 “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創新管理-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管理實踐”等20余篇。  lln"c  
余卓平 院長 /IUu-/ D  
余卓平教授,1960年1月生,江西南昌人。1982年本科畢業于同濟大學機械工程系,1985年獲同濟大學工學碩士學位,1996年獲清華大學工學博士學位。曾在德國不倫瑞克大學汽車研究所、大眾汽車公司研發部、達姆斯達特大學汽車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歷任同濟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導師、汽車學院常務副院長。兼任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上海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市汽車工業高級職稱評定委員會專家庫主任委員。 c 3QgX4vq  
余卓平教授長期從事車輛工程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為汽車系統動力學與控制、汽車振動與噪聲控制和先進汽車技術。 Y7}>yC/GY  
主要研究成果:“汽車車內噪聲預測、診斷與控制”獲2000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燃料電池轎車核心技術”、“混合動力汽車核心技術”、“汽車半主動懸架研究”等項目。負責“燃料電池轎車”和“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系統”等項目。 ?J\&yJ_B  
出版著作:《汽車底盤技術基礎》,參編《汽車工程手冊(設計篇)》和《機電一體化在支柱產業中的應用》。 Q4"\k. ?  
發表論文:主要有“ABS抗路面不平度干擾研究”、“轎車車內噪聲控制方法研究”、“減振器異常噪聲的試驗研究與分析”和“A New Suspension Vibration Model Applicable to the Study of High-Frequency Suspension Vibration”等58篇。 ^ F]hW  
靳曉雄 副院長 sxREk99lL  
靳曉雄教授,1947年2月生,天津市人。1975年7月畢業于同濟大學機電系。1985年赴英國南安普頓大學聲振研究所進修一年。1995年獲碩士學位,1998年獲博士學位。歷任同濟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機械學院黨委副書記、汽車學院副院長、汽車振動與噪聲研究所所長。兼任上海汽車噪聲與振動工程中心副主任、上海汽車教育基金會理事。曾獲寶鋼優秀教學獎、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2!/Kt O)i^  
靳曉雄教授長期從事汽車系統動力學與控制研究。研究方向為汽車噪聲與振動的預測與控制技術,汽車結構模態分析與模態試驗技術,汽車零部件及結構疲勞壽命預估與試驗技術,汽車線傳控制技術以及氣動汽車等。 lhN@ ,q  
主要研究成果:主持和完成科研項目1`0多項,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上海市產學研合作三等獎等獎勵。 6ZQ |L=Ytp  
出版著作:《工程機械動力學》、《工程機械振動分析》、《工程機械噪聲控制學》及《汽車振動分析》等。發表論文60多篇。 X1| +9  
孫澤昌 副院長 {[o NUzcd  
孫澤昌教授,1953年7月生,河北滄州人,中共黨員。1976年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1981年于該校工業自動化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1999年于同濟大學模式識別與智能控制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F任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汽車學院副院長、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副主任、汽車電子研究所所長、同濟大學中德學院汽車電子教席責任教授、同濟大學-Motorola汽車電子聯合實驗室主任、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電子分會理事、電動汽車分會副理事長。 c|Ivet>3  
1996年前在同濟大學電氣工程系長期從事電力傳動自動控制方面的教學與科研,之后在汽車工程系,汽車學院致力于汽車電子控制技術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曾為本科生及碩、博士研究生主講過“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電力電子學”、“自動控制理論”、“現代汽車電子控制系統”、“計算機控制技術基礎”、“汽車網絡與電力傳動控制技術”等十余門課程。 `>:5[Y  
主要研究成果有:“QFY-2汽車尾氣分析儀”,該成果曾獲1992年航空部科技進步三等獎;”汽車模型風洞建設與測試技術研究”獲2003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近五年來作為項目組長、副組長和核心研究人員完成多項國家“十五”863計劃和上海市重大科研項目: h&<"jCjL  
1)“網絡、總線、通訊協議的前期研究(863項目,組長”; aDbqh~7  
2)“燃料電池轎車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系統(863項目,副組長)”; n$ /|r  
3)“燃料電池發動機(863一期項目,副組長)”; P>7Xbm,VP  
4)“燃料電池轎車整車(863一期項目,核心研究人員)”; W>@ti9\t  
5)“燃料電池汽車核心技術研究(上海市重大項目,核心研究人員)”; <&5z0rDKWw  
6)“清潔能源汽車在全球資源條件下的調查(上海市重大項目,核心研究人員)”。 w+br)  
目前承擔的國家及上海市重大研究項目有: YJJ1N/Z1  
1)“燃料電池轎車動力系統控制策略與控制器(863項目,組長)”; m!V,W*RNr  
2)“燃料電池發動機(863二期項目,副組長)”; o PSPb(.  
3)“燃料電池轎車整車(863二期項目,核心研究人員)”; MKHnA|uQ](  
4)“車載信息終端與智能化儀表研制(上海市重大項目,同濟大學項目負責人)”; w$}q`k'  
5)“現代汽車車身電子控制技術研究(濟大學-Motorola合作研究項目,項目負責人)”。 ]EiM~n  
X{-4w([  
出版的著作有:參加編著《上海桑塔那—中國轎車叢書》、《汽車工程手冊》。 ; vH2r~  
發表各類學術論文40余篇,主要有:“感應電機轉差調速系統的穩態矢量控制法”;“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總成功率平衡控制策略研究”;“汽車控制器局域網CAN技術應用研究”;“鋰離子動力電池模型及參數識別”;“汽車網絡發展趨勢及分類方法”;“新一代電子控制汽車發電/起動復用裝置研究”等。 P3zUaN \c  
李理光 副院長 E2e"A I.h  
方向:動力機械與工程 dAI^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