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中無意看到被《新浪教育》轉載的一篇文章《不考女博士的十大理由》,覺得荒謬,很多所謂“理由”既缺乏科學,又與實際不符,有引人誤入歧途之嫌。作為一位女博士的家人,筆者耳聞目睹了一些女博士的學習生活,觀察了她們的生活軌跡,與eyesonme的看法大相徑庭。特反其道而行之,列出報考女博士的十大理由: 9t7_7{Q+;
@~QW~{y
一、學歷不嫌高。人生有限,知識無限,在有限的生命中多讀點書,不論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都是大有裨益。 j=
]WAjT
二、投資回報高。教育也是一種投資,“博士”就是績優股,投資讀博回報巨大,過去是,今天是,將來更是。只要子女愿意讀博,沒有家長不愿意繼續給子女出錢的!況且讀博國家給了生活補助,導師也定期或不定期發放科研補貼,三年下來,也花不了家長多少錢。 Q4CxtY
三、社會地位高。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博士是一種“稀有資源”,參加工作后對社會資源的占有,包括權力、知名度、影響力、金錢都處在較高位置。 s-o0N{b?#'
四、工資待遇高。隨著學歷的增高,薪酬也呈水漲船高的現象。一般而言,博士較碩士薪酬高約20%,在社會上處于中上水平。工資的不斷調整,使博士與碩士的薪酬差別越來越大。 1UyI.U]
五、生活質量高。經濟基礎決定生活水平,由于博士大多被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優秀企業、國家機關所錄用,較高的薪酬,穩定的工作,良好的環境,使女博士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得到保障。 ;gK+AU
六、工作效率高:由于學歷高,知識豐富,接受新事物快,在以后的工作中容易得心應手,提高工作效率,得到上司的首肯。 l')?w]|
七、家庭榮譽高:家有才女,全家光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做家長的愿望,很少人羨慕別人家女兒已結婚,很多人羨慕別人家女兒讀博士。女兒結婚只是低層次對家長的安慰,女兒讀博則是高層次對家長心理的滿足。 .QRQvtd.
八、婚姻層次高:有所得就有所失,讀博士雖然對戀愛、婚姻有些影響(不一定影響),但自身實力的增強為自己美好婚姻提供了更大空間。大千世界,優秀男士比比皆是;茫茫人海,女博士鳳毛麟角,讀博為追求美滿婚姻奠定了堅實基礎。 <CzH'!FJN
九、從業起點高:讀博后,由于知識的豐富,專業水平的增強,就有了尋求好崗位的資本。博士,特別是女博士畢業后絕大多數都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單位。 |1T2<ZT
十、人生境界高。隨著知識的不斷積累,科研水平的不斷提高,博士尤其是女博士為實現自身價值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rx),
^3*/x%A,g
附:簡評《不考女博士的十大理由》 yZUB8erb.
為了下一代。如果考博意味著結婚推遲,在讀博士期間肯定不能要孩子,大齡女博士誰敢要。如果錯過最佳生育期,成為高齡產婦,丈夫肯定在醫院面臨“保大人還是孩子”的困惑。 EG@*J*|S
評:考博不一定推遲婚期;大齡女博士很少單身;女博士畢業結婚為生育合適年齡;女博士分娩大多安全,不存在丈夫“肯定”在醫院面臨“保大人還是保孩子”的困惑。 `fY~Lv{4d_
目前一年比一年就業難,早一年畢業就增加就業機會。 #N[nvIi}
評:就業并非“一年比一年難”;手握金剛鉆,還怕攬不到瓷器活?怕以后就業難就不敢多讀書了?不讀博就一定好找工作嗎?找工作易,讀博難。 y9pQ1H<F;
如果是傾國傾城,沉魚落雁,早嫁人了誰還讀博士,再說“學習素質”提高了,但是生活素質不一定高啊,因為長時間學習,此長一般彼短! X<#
Q~"
評:讀博不是丑女的專利,“傾國傾城,沉魚落雁”的美女不一定早嫁人,讀博美女多的很!“學習素質”提高應該帶來“生活素質”的提高,此長不一定彼消。 ^r}^-
早該不讀了,讀到碩了,已經有點高了,相父教子早夠用了! A^bg*t,
評:不知作者是否碩士,把“相夫教子”寫成“相父教子”讓我產生疑問。如果女人讀書只為“相父教子”的話,不說讀博,讀碩就夠高了,讀小學就夠了!在21世紀的今天,竟然還有讀書是為了“相夫教子”這樣封建、閉塞的說法,讓人感慨。 D(@#Gd\Z@
我不贊成“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是也不太喜歡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家庭主婦,多點琴棋書畫的溫柔不好嗎? ;oH%d;H
評:女博士就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家庭主婦”?女博士就一定會少“點琴棋書畫的溫柔”?邏輯混亂!這也能成為不讀女博士的理由? =HQH;c"
對社會不負責任,如果錯過了最家生育期限,下一代往往不如年輕的女孩生育的孩子聰明!會對不起社會的。 @&83/U?
評:讀博士就是“對社會不負責任”?那國內外知名大學招女博士不是對“社會更不負責任”?荒謬之極。讀女博士就一定會“錯過了最家生育期限”(應為“佳”)?“ 下一代往往不如年輕的女孩生育的孩子聰明”有什么根據?即使女博士生的孩子不如年輕的女孩生育的孩子聰明,那也只是她個人或家庭的事,根本談不上“對不起社會”。
圖片:1_2008100108571912Ouh.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