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關于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消息不少,而昨天看到的一篇報道稱:有52.9%的人認為現在讀研不值;而在讀過研的受訪者中,35.6%的人表示后悔。該報道稱“從炙手可熱到成為雞肋,研究生的淪落速度之快讓人吃驚”。由此消息想到了我今年經歷過的一次慘痛的考博經歷,實在是有話要說。
w`:KexD+ 我工作已十余年,深感過去的知識積累已用怠盡,在實踐知識還算豐富的前提下,我覺得極需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于是在去年就有了考博的想法。和某一博導溝通時我坦言相告:考博就是為了再積累,但是如果考生記硬背的東西我肯定考不過剛畢業的大學生,但是這我十來年豐富的實踐工作背景也是他們無法企及的。沒想到該博導非常愿意收我作他的博士生,并也非常坦率地告訴我:其實博士研究生更適合像你們這樣的人才讀。
gRSG[GMV .<hv&t
在老師的鼓勵下,我發憤苦讀了三個月,白天上班,晚上推掉一切應酬踏踏實實看書。英語、政治、學科知識、歷屆考卷,真沒想到三十好幾的人居然還能像考大學一樣坐得住,內心著實佩服自己。更何況除了工作的壓力外,備考期間恰逢美尼爾氏綜合癥發作,這個病追隨我多年了,每到緊張、壓力大的時候就會發病。經常是看幾篇英語閱讀后開始感到頭暈,于是趕緊吃片藥躺床上休息,待一、二個小時那股眩暈勁兒過去了,再爬起來學習。發作厲害的時候,不得不到醫院打點滴,一邊點滴一邊看書。想起那三個月之辛苦,實在讓人眼淚汪汪。但是仗著自己的知識底子尚好,又加上這三個月確實付出了我最大的努力,所以心里總有一種希望,因此也不覺得太難過。
I
A^DfdZY AP@d2{"m} 考博的日子到了,我要考六門,除了兩門學科知識,還有兩門理論知識,外加一門英語和一門政治。讓我大跌眼鏡的是:考博的試題以及考博的形式和考大學幾乎毫無差別。英語就不提了,單說幾門和專業有關的學科知識,考博士居然也有名詞解釋這樣需要死記硬背的題目,而且比例相當大。凡是需要死記的題我就抓瞎,畢竟沒有受過專門的學科訓練,且畢業也已十余年了。但是凡是需要發揮的題我就會對答如流,文思泉涌。最受不了的是政治試卷,現在已經想不起來都考了些什么,總之是一堆莫名其妙的考題,考題的結論無非是讓你答出社會主義好、辯證唯物主義正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光明偉大之類。每門考卷都有12頁空白試題紙,為了獲得心理安慰都要答得滿滿的,相當于手寫一篇兩三萬字的論文。這對于習慣用電腦寫字的我來說,真是苦不堪言,我相信對于其他考生亦是如此。在最后一門政治考試之前,考生們紛紛發毒誓:如果考不上也再不考了,這不是成心折磨人嗎!
'-{jn+, !{\c`Z<# 三天的考試下來,我深刻領會了“折磨”二字的含義。每天都要寫四五萬字的答案,悲哀的是明明知道自己寫的都是狗屁一樣的東西,毫無價值還得寫。我報考的專業和我現在從事的工作基本相同,以我十余年的實踐經驗來看這些莫名其妙的考題真真是哭笑不得。更讓人悲哀的這種取士方法,如果答對了這些考題就能讀博士的話,也無外乎會有“傻博士”這種說法了。博士作為各門學科的高級知識人才,在國家的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但是通過這種方法錄取的博士真的能夠勝利這種未來的職責嗎?
]ORat.*0[T 考博的三天,歷經了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折磨”,結果卻更讓人哭笑不得。我的專業考試全部合格,甚至取得了高分,而我的英語成績卻離錄取線差了5分與博士失之交臂,我所報考的導師也對此甚是難過,但英語分是一個硬性指標無法通融。面對這樣的結果我真的沒任何遺憾,因我已盡了全力。我無法和剛畢業不久的學生相比,有大把的時間來復習英語,去記那些晦澀難懂的詞匯,雖然我的閱讀理解能力不錯,雖然我所報考的專業與英語并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是我卻想問:這樣的一個考博士的制度和形式還有必要讓它繼續存在嗎?
S_=u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