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傳考博資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報班 每日簽到
   
主題 : 藥理學復習重點資料名詞解釋
級別: 初級博友
顯示用戶信息 
樓主  發表于: 2016-09-28   
來源于 考博資料 分類

藥理學復習重點資料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  1, 半衰期:是指體內藥物濃度或藥量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時間,又稱血漿半衰期或生物半衰 期,一般簡稱半衰期。半衰期是藥動學的重要參數,是反映藥物從體內消除快慢的一種指標。  2, 藥時曲線下面積(arear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AUC),AUC理論上講是時間從 t0~t∞的藥時曲線下面積,反映到達全身循環的藥物總量。  3, 表觀分布容積(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Vd是指藥物在體內的分布達到動態 平衡時,藥物總量按血漿藥物濃度分布所需的總容積。Vd值的意義是反映藥物在體內的分布情況。  4, 體清除率簡稱清除率,是指在單位時間內機體通過各種消除過程(包括生物轉化和排泄) 消除藥物的血漿容積,單位以ml•min-1•kg-1表示。  5, 峰濃度(Cmax)與峰時(tmax),給藥后達到的最高血藥濃度稱血藥峰濃度(簡稱峰濃度), 它與給藥劑量、給藥途徑、給藥次數及達到時間有關。給藥后達到最高血藥濃度所需的時間稱達峰時間(簡稱峰時),它取決于吸收速率和消除速率。  6, 生物利用度,指藥物以一定的藥劑從給藥部位吸收進入全身循環的速率和程度。這個參 數是決定藥物量效關系的首要因素。  7, 藥時曲線,在藥動學研究中,給藥后不同時間采集血樣,測定其藥物濃度,常以時間作 橫坐標,以血藥濃度作縱坐標,繪出曲線稱為血漿藥物濃度-時間曲線,簡稱藥時曲線。 8, 藥效學的協同作用,兩藥合用的效應大于單藥效應的代數和,成為協同作用。 9, 藥效學的拮抗作用,兩藥合用的效應等于它們分別作用的代數和,稱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兩藥合用的效應小于它們分別作用的總和,稱拮抗作用(antagonism). 10, 配伍禁忌,兩種以上藥物混合使用或藥物制成制劑時,可能發生體外的互相作用,出現 使藥物中和、水解、破壞失效等理化反應,這時可能發生渾濁、沉淀、產生氣體及變色等外觀異常的現象,被稱為配伍禁忌。  11,受體-效應偶聯(receptor-effect couping):神經遞質或激動劑與相應受體結合后, 觸發一系列生物化學過程,最終導致某些生理效應的產生,此過程稱為受體一效應偶聯。 12,擬似藥或激動藥(agonist):大多數傳出神經藥物能直接與受體結合而發揮作用。結合 后激動受體,產生與遞質相似作用的藥物,稱為擬似藥或激動藥。  13,抗膽堿藥(anticholierpic  drugs):又稱膽堿受體阻斷藥(choliocetor blocking  drugs),這是一類作用于節后膽堿神經支配的效應細胞,阻斷節后膽堿能神經興奮效應的藥物  14,化學治療藥(chemotherapeutic  agents):簡稱化療藥。凡是對侵襲性的病原體具有選擇 性抑制或殺滅作用,而對機體(宿主)沒有或只有輕度毒性作用的化學物質,即稱為化學治療藥。  15,化療指數(chemotherapeutic  index)是評價化療藥的安全度及治療價值的標準; iGSA$U P|  
zz[fkH3  
  2  指數為動物的半數致死量(LD50)與治療感染動物的半數有效量(ED50)之比值,或以動物的5%致死量(LD5)與治療感染動物的95%有效量(ED95)之比值來衡量。化療指數愈大,表明藥物等毒性愈小。  16,抗菌譜(antibacterial  spectrum)是指藥物抑制或殺滅病原微生物的范圍。凡僅作用于 單一菌種或某屬細菌的藥物稱窄譜抗菌藥,例如青霉素主要對革蘭氏陽性細菌作用;鏈霉素主要作用于革蘭氏陰性細菌。  17,抗菌活性是指抗菌藥抑制或滅殺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18,抗菌藥后效應(postantibiotic effect, PAE)是指細菌與抗菌藥短暫接觸后,將藥物完全 除去,細菌的生長仍然受到持續抑制的效應。PAE以時間的長短表示,它幾乎是所有抗菌藥的一種性質。  19,耐藥性(resistance)又名抗藥性,分為天然耐藥性和獲得耐藥性兩種。前者屬細菌的遺傳的特性,不可改變的。獲得耐藥性,即一般所指的耐藥性,是指病原菌在多次接觸化療藥后,產生了結構、生理及生化功能動改變,而形成具有抗藥性的變異菌株,它們對藥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  20,交叉耐藥性:某種病原菌對一種藥物產生耐性后,往往對同一類的藥物也具有耐藥性,這類現象稱為交叉耐藥性。  21,ADI, 每日允許攝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每日允許攝入量是指可以被一個人安全地消費而不產生任何作用的量。  22,MRLs,最高殘留限量,是指對食品動物用藥后產生的允許存在于食品表面或內部的殘留藥物或其他化學物的最高含量或最高濃度。一般以鮮重計,單位表示為mg/kg,ug/kg或mg/L,ug/L。  23,LD50, 半數致死量,是引起半數動物死亡的量。  24,首過效應,藥物經胃腸道吸收由門靜脈進入肝臟,受肝臟的作用,使吸收的藥物代謝滅活,進入體循環的藥物減少,導致療效下降或消失的現象。  25,肝腸循環,有些藥物由膽汁排出,進入腸道后經水解,或解離出藥物在腸道內再吸收進入血循環,稱為肝腸循環。肝腸循環的藥物往往具有持效時間長的特點。  26,藥物作用的選擇性,機體不同器官、組織對藥物的敏感性表現明顯的差異,對某一器官、組織作用特別強,而對其他組織的作用很弱,甚至對相鄰的細胞也不產生影響的現象。 27,變態反應(allergy),又稱過敏反應,其本質是免疫反應。藥物多為外來異物,許多可作為半抗原,與血漿蛋白和組織蛋白結合后形成全抗原,從而引起機體體液性或細胞性免疫反應。  28,后遺效應,指停藥后血藥濃度已降至閾值以下時的殘存藥理效應。 29,治療指數(TI),指藥物LD50和ED50的比值。  30,受體(receptor), 對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質具有識別能力并可選擇與之結合的生物大分子。 31,配體(ligand),對受體具有選擇性結合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質。
評價一下你瀏覽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動

搞笑

開心

憤怒

無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復

驗證問題:
免費考博論壇網址是什么? 正確答案:freekaobo.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