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代生態學發展的特點和主要趨勢是什么?
i
bwnK?ZA (1)研究層次向宏觀和微觀方向發展。現代生態學一方面向區域性、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發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觀方向發展,與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生理學、微形態解剖學結合。
S?_ ;$Cn (2)研究范圍的擴展。一是生態學的研究內容和任務擴展到人類社會,滲入到人類的經濟活動,成為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接的橋梁之一;二是應用生態學得到迅速發展。
YEx76 (3)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野外自計電子儀器、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生態建模等現代化測試技術、設備和手段得到廣泛應用;系統分析方法以及系統生態學的發展,進一步豐富了本學科的方法論。
GlVD!0 (4)生態學研究的國際性日益增強。
~IKPi==@, 2、試論述生態學的基本視角。
JOIbxU{U_ (1)整體觀和綜合觀。生物的不同層次是由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間具有有機聯系的許多要素所構成的一個生態整體;組成生態整體的各個要素總是綜合地發揮作用。整體性觀點是生態學區別于其他學科的基本觀點,他要求始終把不同層次的研究對象作為一個生態整體來對待,注意其整體的生態特征。一般來說,科學研究需要由整體到部分的還原方法和從部分到整體的綜合方法這兩者的結合,但由于長期以來,存在著還原有余而綜合不足的傾向,尤其是要解決目前全人類面臨的能源、環境等生存危機,所以生態學特別強調整體性和綜合性的研究,該觀點的意義還在于,盡管人類文明取得了巨大的科技進步,但人類仍然離不開對自然環境的依賴,仍然是世界生態系統這一整體的一部分。
]='E&=nc (2)層次結構理論。層次結構理論是整體觀和綜合觀的基礎。該理論認為客觀世界的結構都是有層次的,而且這種層次在宏觀和微觀上都是無限的。組成客觀世界的每個層次都有自己特定的結構和功能,對任一層次的研究和認識都不能代替對另一層次的研究和認識。
ZrFC#wJb (3)新生特性原則。當低層次的單元結合在一起組成一個較高層次的功能性整體時,總會有一些在低層次從未有過的新生特性產生。
fH7o,U| 3、試述生態因子的作用規律。
6Hn3 (1)綜合作用。生態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生態環境中各種生態因子都是在其他因子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中發揮作用,任何一個單因子的變化,都必將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變化及其反作用。
\5_7!. (2)主導因子作用。在對生物起作用的諸多因子中,其中必有一個或兩個是對生物起決定性作用的生態因子,稱為主導因子。主導因子發生變化會引起其他因子也發生變化。
@M-+-6+ (3)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環境中的一些生態因子對生物產生間接作用,如地形因子;另外一些因子如光照、溫度、水分狀況則對生物起直接的作用。
/*bS~7f1 (4)階段性作用。生態因子對生物的作用具有階段性,這種階段性是由生態環境的規律性變化所造成的。
[S/]Vk|4 (5)生態因子不可代替性和補償作用。環境中各種生態因子對生物的作用雖然不盡相同,但都各具有重要性,不可缺少;但是某一個因子的數量不足,有時可以*另外一個因子的加強而得到調劑和補償。
1v4( (6)生態因子限制性作用。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賴于各種生態因子的綜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關鍵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XY8s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