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中醫藥大學是甘肅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全國第四次中藥普查甘肅省試點工作技術依托單位、國家基本藥物所需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建設甘肅省牽頭指導單位、甘肅省道地中藥材標準制定工作牽頭單位、科技部“中醫藥防治慢性病示范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敦煌醫學與轉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甘肅省中醫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常設單位、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敦煌醫學研究及文化傳承專業委員會牽頭單位、“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院校、中醫學專業“5+3”一體化招生院校。學校于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正式成立,標志著甘肅省高等中醫藥教育的開始;1990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2013年被
批準
為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2014年獲批中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
2023年獲批中藥學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ffOV7Dxy GIkVU6Q} 學校現有國醫大師2人,全國名中醫6人,雙聘院士4人,岐黃學者1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27人,碩士研究生導師820人,1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被評為“衛生部突出貢獻專家”,3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63人榮膺“甘肅省名中醫”,11人被評為“甘肅省優秀專家”,16人獲“甘肅省高校教學名師獎”,14人獲“甘肅省園丁獎”,38人獲“甘肅省高校青年教師成才獎”,23人入選甘肅省“333”“555”人才工程,7人入選甘肅省高?缡兰o學科帶頭人,21人被選拔為甘肅省領軍人才,27人被選拔為甘肅省衛生廳領軍人才,35人被評為“甘肅省飛天學者”,6人被評為“甘肅省隴原青年英才”。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9855人,其中本科生15858人,碩士研究生3605人,博士研究生264人,留學生128人。 'vZWkeo 學,F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生物醫學工程6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及中醫、臨床醫學、針灸、中藥學、藥學、公共衛生、護理7個專業學位類別(領域)碩士學位授權點;有2個博士后流動站;學校擁有敦煌醫學與轉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5個甘肅省重點實驗室,2個甘肅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第二附屬醫院),1個甘肅省科普示范基地,1個甘肅省道地中藥材種質資源庫,5個廳局級中醫藥科研實驗室(二級),2個甘肅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甘肅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甘肅省高校新型智庫,1個甘肅省高校產業研究院,1個甘肅省研究院,2個省級工程實驗室,2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部級眾創空間,1個實驗動物省級行業技術中心,1個廳級協同創新中心,5個校級協同創新中心;有4所直屬附屬醫院,6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50家實踐教學基地(含10所附屬醫院)。學校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為契機,本著“文化先行、醫藥互促、強化認同、實體合作”的思路,堅持以文帶醫、以醫帶藥、以藥帶商、循序漸進、穩扎穩打,廣泛開展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積極推進向西交流發展,已與俄羅斯等多個國家共建了9所“岐黃中醫學院”和6個“中醫中心”,與美國、韓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十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學校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國際交流與合作水平持續提升。2022年,學校被教育部列入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由上海中醫藥大學對口支援,2023年7月,學校第二附屬醫院與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合作共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甘肅醫院獲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國內合作交流工作邁上新臺階。 JsX}PVuL 我校現面向全國公開招收攻讀全日制博士學位研究生,為了方便廣大考生報考我校2025年博士研究生,特制定本招生簡章。 C1YH\X(r 一、報考條件 O+DYh=m*p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愿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K9RRY,JB (二)1979年1月1日以后出生。 y]k{u\2A (三)報名時已取得碩士學位人員; (
~>-6Nb 5 應屆碩士畢業生(最遲須在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 ){tT
B 獲得學士學位6年以上(含6年,從獲得學士學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學之日)并達到與碩士畢業生同等學力人員。 ]*rK; 同等學力人員須具備以下條件: <5|:QLqy 1.具有副高或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QjP;K 2.修讀過5門以上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主干課程(成績單或出具證明); uH
} }z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