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傳考博資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報班 每日簽到
   
主題 : 2014年,博士去哪兒?——學術塔尖上的“懸浮族”
級別: 初級博友
顯示用戶信息 
樓主  發表于: 2014-06-25   

2014年,博士去哪兒?——學術塔尖上的“懸浮族”

管理提醒: 本帖被 nanafly 從 博士點 移動到本區(2014-06-25)
2014年,博士去哪兒?——學術塔尖上的“懸浮族”作者: L(RI4d  
湯明磊 題記:當你在考慮是不是要讀博的時候,你已經不適合讀博了。     博士,原本是智慧與能力的代名詞,現在卻成了“社會底層中學歷較高的人”,隨著大學擴招不斷推進,博士生數量也跟著上升,傳統的導師制向老板制轉型,卻又在短時間內顯得不倫不類,怪相叢生。面對博士這一頭銜,雖然外界有推崇敬畏者,但也不乏鄙夷譏諷者,有人曾笑言,“博士生”已經開始向“博士工”轉化,成為與“農民工”、“技工”并列的中國經濟社會轉型期三大工種。2014年,博士,究竟去哪兒,這個課題可能是所有博士生做過的所有課題中最棘手最令人不安的一個。 q4MR9ig1E_  
  第一部分 尊嚴與困境:四種壓力 b- 8}TTL>  
njxfBA:  
  一、經濟壓力      目前,我國博士教育的經費主要包括生活補助、科研經費、獎學金、培訓撥款、研究撥款、出國訪問、教育基金等部分,但數量上嚴重不足,博士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窮博士。“沒錢,自己抬不起頭來,”29歲的王濤平靜地說,“根本不奢望能在博士期間找對象,如果我19歲,我可以帶女孩吃路邊攤,買廉價的塑料花哄她開心,可是我已經29歲了,不光女孩不吃這一套,就是自己也沒臉再這么做! 國外有的明確規定導師課題經費中1/3要用來培養學生,而我國在政策層面完全把博導的教學和科研分開了。導師要支付學生各種費用,只能去拉很多簡單的直接服務社會的課題,多由博士生完成。博士生水平因而難以提高。 “維持人際交往很吃力”,25歲的劉軍如是說,“每天只能喝喝樓下免費的熱水,一日三餐去食堂吃個簡餐,買書的錢可能都要從自己牙縫里省,哪天買書了,自己都會不好意思出來吃飯,買個大餅雞蛋湊合一頓就得了。和同學一起出去聚餐盡量不主動買單”。某211院校一名文學系博士在接受采訪時稱,“每個月只有1300元的補助,基本沒有多余的娛樂活動!币虼,除了給老板做課題以外,他還悄悄地在外做一份“沒有任何學術含量的兼職”。理工科院系的博士待遇要好一些,尤其是導師的橫向項目比較多的時候,“導師會象征性地發點錢,”某985院校電機系的一名博士說,“有時候每個月能拿到2000元左右!苯洕鷫毫Σ豢杀苊鈱е虏┦可坏貌粚⒅饕Ψ旁谥\求生存上,從而影響其個人長遠發展規劃。而且,當他們看到自己的本科同學有房子有車子有孩子的時候,心里的不平衡感也自然產生,這是人之常情,”都是學生,既然選擇了學術,還想什么錢!”然而卻讓當事者備受煎熬。尤其是全脫產女博士,更是“白天愁論文,晚上愁嫁人”。  在“越讀越窮、越窮越讀”的怪圈背后,是博士生們在尷尬質疑中堅守的“風骨”,“錢算什么,現代人的膚淺功利造就了探明匆忙無趣的生活,他們根本就不明白人生的真諦,”一位北方985高校的博士生說道,“他們活的愚昧淺薄,跟他們交流都沒有什么共同語言!”這樣多少有些尷尬無力的“劃線聲明”多多少少是每一個選擇讀博的學生內心所秉持的,靈魂的高貴也是他們懸浮“優越感”的來源,然而性格決定社交,能力決定財富,學識決定知識儲備,境界決定人生格局,這四者并沒有誰高誰低,也沒有矛盾的地方,只是人生活的不同層面,單單拿“學問”來壓“財富”,不僅不在一個層面,而且顯得有氣急敗壞的隱含情緒在里面。 IL>VH`D  
xeNj@\jdC5  
二、科研壓力  發論文幾乎是整個博士生涯中最重要的壓力,而在導師缺乏學術指導,各實驗室科研條件又參差不齊的境況下,何時能出成果,沒人心里有底。曾有一個月,985高校生物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張峰每天在實驗室忙碌到12點才回寢室,直到凌晨兩三點都睡不著,極度焦慮!耙呀浭遣┦康谖迥炅,論文一直被導師拖著,現在底下的學弟學妹都以為我是團隊中老師級的人物,然而我卻連畢業的基本要求都沒達到!  由于文科博士的論文一般要求發表在國內核心期刊上,因此難度小了很多,但卻摻了許多雜質。就讀于華北地區一所大學的文科博士生許嘉即將完成學校規定的3篇論文,但卻要支付一萬多元“版面費”!罢撐牟皇悄阆胫,想中就能中”,思政專業的李強說,“像我們這些無所謂質量高低的文章,只有版式漂亮與否,論文深度真不是甄別的標準,提„中國夢‟了就滿本的„中國夢‟,提„美麗中國‟就滿篇的„美麗中國‟,有深度的東西編輯不需要,只是指望著一味迎合潮流”。  交錢發論文已成公開的秘密。博士生對發論文的需求旺盛,而雜志社也自負盈虧,急需尋求經濟來源,于是便孕育出了搭橋牽線的特殊中介——“校園代理”。有不少博士生在課余從事此行當,以此賺取生活費。一般而言,國家級核心期刊的一篇論文版面費為三四千元,而代理能從中賺取約10%。為了湊成生意,代理需要在校園張貼廣告,一旦廣為人知,客源便不是問題。而代理所能聯系的期刊也五花八門,“只要有錢,再難的事都好辦!币晃辉洀氖麓淼膶W生說!斑@里面也有一些不公正的因素”,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博三學生透露,“一般致力于學術的并不擅長發文章,而真正擅長發文章的有很多對學術實際上并不感興趣! ldFR%v> 9  
” 三、就業壓力  “就我的這個專業來說,主要的就業方向就是進高;蛘呖蒲性核。但現在很多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愿意要„海歸‟博士,像我們這樣的土博士很難找到滿意的工作。”鄧飛表示,與本科生、碩士生相比,博士生的就業渠道要更窄一些。 “目前,社會科學類博士生最主要的畢業去向是高校、黨校與社科院,”魏成說,“雖然一些企業對博士也有需求,但博士進企業沒什么優勢,很多時候待遇還不如一名工作了幾年的本科生。“趙航在博一就選擇了去政府機關掛職,為以后的工作打好鋪墊,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盡管已經動用了種種關系,但是當他來機關上班的第一天,他的領導就當著他的面對其他人說:“怎么叫個博士來,現在這年頭,博士只會產文字垃圾和數據垃圾,博士不如碩士,碩士不如本科!  日前發布的《中國博士質量報告》指出,我國博士就業渠道較窄,高校及科研機構成為博士畢業后的主要去處。據統計,有43.9%的博士生選擇進入高等院校進行教學和科研工作,加上科研院所10.8%和“博士后”2.9%接近60%的博士生在畢業后繼續從事科研與教學工作。近年,擁有高學歷的博士畢業生越來越多地進入各級政府和國家機關,超過5.2%的博士畢業生參與到社會管理和建設的各個方面。此外,出國繼續深造人數也占到了相當的比例,達到了畢業生總人數的2.9%。  博士生就業壓力既來自于雇主群體對博士群體的偏見,也來自于博士群體內部的對外界的排斥。在雇主群體看來,博士生是呆板、木訥、羸弱、傲嬌的代名詞,選擇他們一是會受到更多的質疑,二是會產出更低的效益;而在博士群體自我看來,如果博士畢業后從事純維持性的勞動工作,如進入企業、進入基層公務員隊伍等是對他們和他們所代表的知識儲備的一種羞辱。近年來,在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下,大多數博士生都選擇了越來越低微的職位,“現在高校的職位都已經快飽和了,一本、二本甚至三本院校的教職都被985高校的內地博士占據”王躍說,“現在只要能有個工作就好,有個街道的差事就不錯了,好多同學甚至都選擇去中學當了老師! %T6 sm  
%6.WGuO  
四、社交壓力   “整天除了做飯就是睡懶覺!”李璐本碩博連讀后,已經很難找到學術研究的動力了!白x了3年的博士,做了3年的飯,沒去過食堂,還樂此不彼”,這是何軍身邊一些女博士生的真實寫照。李璐介紹,女博士生更生活化一些,但是無論如何,這些被稱為“第三性”的未婚女博士生都是孤獨苦悶的。她們本想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有所成就,而現實卻讓她們感到無奈無助。 男博士生們則大多以看電影、電視劇來消磨時間。張弛說,有時候兩三個同學一起通宵看電視劇,“只是跟本科生相比,很少有玩游戲的而已”。張弛說,博士生群體是大學里最苦悶的一族。人文社會學科的博士生大多沒有導師安排的課題做,平時又很難得到導師的指導,大部分時間都感覺很閑。    對于年齡普遍超過25歲的博士生而言,最大的賭博莫過于今日的付出與明日的收獲是否成正比,“博士”也往往成了“搏仕”。由于所在的大學并不在211之列,很多博士補助標準仍停留在上世紀水準。于今日的消費水平而言,杯水車薪。由于近年來新增的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大多集中在非211省屬地方高校,因此,“收入不及低保戶”的博士也越來越多!巴瑢W聚會時,最囊中羞澀的必定是還在讀博的,久而久之,我開始逃避這種聚會!庇胁┦吭谡搲险f,社交壓力由此產生。  無論是校園內還是校園外,博士生群體都是最沉默寡言的群體,一方面,囿于年齡和自傲,博士生內心深處不屑于與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低學歷群體交流,另一方面,囿于經濟壓力與就業壓力,過分的自尊又讓博士生在內心深處羞于與其他人進行交流,再一方面,囿于科研壓力,尚存理想主義與治學主義的博士生群體也沒有過多的時間與平臺滿足社交的需求。久而久之,書面化的口語交流方式、執拗的價值觀與行為準則、嚴肅的面部表情、僵硬的接話途徑使得博士生越來越難融入社會,融入生活。  第二部分 應然與實然:四個問題 ]\Z8MxFD  
  一、生源質量  目前,高校內的應屆畢業生中廣為流傳與認同的去向觀念是:有背景的都進了機關,做生意的都去了國外,能力強的都進了企業,只有樣樣沒有的才選擇了讀博。內地高校博士生群體大致由以下幾類人組成,第一類是“苦行僧”,由原本教育水平不高的學校甚至是專升本途徑一路升上來的,也就是說他們本科學校的“出身”往往不夠理想,他們大多勤奮刻苦,初期的惡劣教育環境讓他們重視并珍惜教育的重要性,來自家庭的經濟窘境也讓他們中的部分遠離與其他學生開展正常的社交活動與交流,因此他們便長時間與書為伍以避開生活其他進程,久而久之,他們的交流能力也越來越弱,不得不一步步被推著走上學歷頂層。這一類博士生的顯著特點是長時間的壓抑給他們的心中深埋下了“逆襲”之志,期望著有一天能出人頭地、揚眉吐氣,然而現實情況下的他們,可能是受限于種種因素,學術嗅覺、思維創新、文字處理、口頭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實際上都差強人意,導致他們雖然是最期望讀博的人群,卻不是最適合讀博的人群。  第二類是“基地組織”,他們是全脫產博士,在攻讀博士前往往就業于較為基層的單位或者較為偏遠的高校,他們大多三十好幾,拖妻帶子,生活的平庸與他們心中的志向相去甚遠,讀博是唯一一次他們人生中得以升級自己的指標以些許改善自己生活近況的機會,他們大多是年長版的“苦行僧”,是活躍在網絡上的“質疑群體”,現在仍會關注非學院派科普作家的新作,熟悉并對其中一些公知的觀點信手拈來,殘存著學術之夢,然而生活的瑣碎已經讓他們消磨 -I ?8\  
了年輕時候的銳氣,現實主義開始在他們身上交錯呈現,他們更多的只是要拿到文憑,其他攻堅克難、指點江山的豪氣已經消褪殆盡。  第三類是“在職黨”,他們年紀在三十到四十五之間,選擇讀博的目的不一,有一些是久居不上,年齡關又眼看逼近,想再為最后“加擔”添柴加火的,有一些是在企業干了若干年份小有起色后,壓抑不住心中上下翻騰的矯情想重新“感念校園生活”的,也有一些是在機關事業單位由于專業原因一直備受排擠的,實在別無可圖,安慰自己爭取下在職名額,讀個博士安慰自己失意人生的,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即使在職期間確實對學術表現出認真向學的態度,繁忙的工作也讓自顧不暇的他們不會分太多的心專注于學術,對他們來說,博士學位或是跳板,或是調劑,或是迷藥,但讀博絕對只是形式,他們不期望也沒條件在學術上做出太多的創新與突破。  第四類是“樂活族”,他們往往是各種明顯或隱蔽的“二代”,他們出手闊綽、縱情聲色,他們讀博的目的或是家中高官父母的嚴厲命令,便以更高的“資本”進入政府機關,或是家中富商父母的殷切希望,便于更高的“姿態”接手家族企業,他們不用擔心博士之后的就業,又往往不愿意留在科研院所“青燈古佛”,所以沒有了經濟壓力、科研壓力和就業壓力,生活異常瀟灑,心態也異常放松,他們是中國博士群體的異類,然而不變的是,由于他們過于良好的條件做后盾,科研上的追求對他們構不成半點壓力,三年成果的質量也可想而知。  第五類是“孤獨患者”,他們大多在本科即就讀于教育水平較高的高校,而且大多在全校水平上都嶄露頭角過,本來有能力也有機會在本科畢業或者碩士畢業時覓得一個常人眼中不錯的差事,然而由于對自我的期望過高,外語上稍顯欠缺的他們在選擇和迷茫中半推半就地進入了博士生涯,他們中的大部分是完美主義者,過分追求完美的內心導致了他們與原本相差無幾的同伴們在人生道路上漸行漸遠,形單影只,心中存有登頂學術塔尖的理想,但卻羨慕現在同伴們的生活,往往對一生從事學術工作感到不能接受,他們或許能在博士階段做出一些不錯的成果,然而卻很難持久地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二、培養模式  目前,我國針對博士生的管理采用的是松散的導師帶學生的管理模式,基本是學生一年時間上課,兩年時間跟隨導師做論文。由于課題項目不多,大部分的博士生都是在上課一年之后,就紛紛投入到找工作的大軍當中,到各個公司去實習,為將來的工作做準備。更有甚者,剛考上博士就已經在外邊的公司就職,只是期末參加考試就萬事大吉。這種管理方式直接導致導師對博士生的指導不足。  據調查,我國博士生導師數量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博士生數量的要求,使得當下我國每名博士生導師平均要帶5.77名博士研究生,高于國外每名導師帶2至3名學生的比例。很多導師忙于工作,不得不依托“分級管理”的模式,即導師管副教授,副教授管講師,講師指導博士生,博士生帶研究生,研究生陪本科生一起玩的現象,導致很多本科生在畢業論文寫作的階段甚至沒見過一次導師,很多研究生見到導師的機會也少之又少,更何況對自己研究方向的指導與幫助。有人開玩笑說,博士階段就是自學與待就業階段,尤其是社會科學的性質決定了學習社會科學的學生不必像理工學科那樣整天泡在實驗室、整天做實驗,他們的工作更是完全靠自己的意志力來決定的,早晨幾點起床、學習幾個小時、學習的中途休息多長時間等,完全由自己控制和把握,這就養成了隨意性。如果從事的工作和所學的專業對口,那還可以將工作看成是對學術的補充,大部分博士生的工作只是為了養活自己,賺點小錢而已。這樣不僅浪費寶貴的讀書時間,而且會使得博士生的讀書心態發生變化,一部分人就會 'MgYSP<  
脫離理論研究,轉而投向不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博士生比較優勢的領域。這不僅使個人的發展受到了時間的限制,而且也浪費了國家的教育資源。 三、供求狀況  改革開放30年,我國迅速地由研究生教育小國跨入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國行列。據統計,碩士生招生數從1982年的10778人發展到2007年的360590人,年均增幅為15.07%;博士生招生數從1982年的302人發展到2007年的58002人,年均增幅23.41%,大于碩士生招生數的增幅。從1996年到2006年,11年間我國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在總體規模上發展迅速,全國授予博士學位人數從5578人增加到35628人,為原來的6.39倍,年均增長率為20.4%。國務院學位辦主任楊玉良在首屆全國地方大學發展論壇上指出:“2006年美國培養出了5.1萬名博士,中國大陸是4.9萬名。到2007年,我們的博士人數超過5萬人,截至2007年,我國累計被授予博士學位者達24萬人,2008年培養博士人數將繼續上升,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家。2008年4月,中國大陸獲準授予學士學歷的大學有700多所,美國有1000多所,但我們擁有博士授權資格的高校超過310所,美國只有253所!痹谑袌鼋洕鷹l件下,這些經過刻苦學習通過全國研究生統一考試的莘莘學子,在經歷了兩年或者三年的繼續深造之后,仍然要面對曾經暫時逃避的就業苦惱,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新問題。尤其是在經濟危機的條件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業問題尖銳,博士生更是降價銷售,尋找一個安身立命之所。 四、考核體系  目前中國博士生考核體系上尚存諸多不完善之處,總體上呈現“嚴進寬出”的特點,各高校普遍存在的強制發表論文制度,除學位論文外,必須在所謂核心期刊上發表數篇論文。將論文數量作為惟一的考核指標,從選題開始,博士們就要“押寶”:什么研究方向容易發論文。理工科博士在畢業前需要在國際期刊發表SCI論文,但一些應用性比較強的學科,想要發SCI并不容易。張峰說,無奈之下,一些學生只能改變研究方向,往容易發論文方向靠,最后導致畢業論文成了“四不像”。為了發論文而篡改實驗數據的現象則更普遍,“雖然實驗要求重復性,但很少有人真的會去重復核實,往往會將結果改得漂亮些!睆埛逭f。      單一依靠論文數量的考核模式還會在博士生培養過程中忽略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與產業應用能力,加之現在的期刊投稿中黑幕較多,很多真正有思想的文章很難從人情體系中脫穎而出,最后的論文答辯階段也是人情模式,導師往往會邀請與自己相熟的教授來參與論文評審,使得對真正科研成果的評定大大減弱,外審專家們往往因為趕時間,在答辯模式上采取候選人單獨陳述十五分鐘,答辯評審做出建議,候選人總結回應的模式,真正候選人與評審之間的專業前沿問題互動很少,評審從對“人”的評判遷移到對“論文”的評判中。                                               第三部分  細胞與社會:其實我們都一樣  如果你認為以上兩部分就是我要表達的全部內容,那就大錯特錯了,如何來看待博士群體與中國的博士現象?有一句話說的中肯:“你說他好,你就有多好,你說他壞,你就有多壞!辈┦侩A段僅僅是人生駱駝階段的一個延伸,就像地鐵之于輕軌,同樣都在飛馳,并沒有本質上的分別。博士群體作為大學生階層中的一個次階層,在本質上與大學生階層中的其他次階層,包括與中國社會的其他階層都沒有太大分別,甚至因為學歷指標上的優勢,作為整體的博士次階層在最后的生活狀況和階層定位上都有一定的優勢。每個國家、每個階層乃至每個群體中,能力與成就都呈現正態分布,就業大軍中有已經嶄露頭角的,也有潦倒失意的,更 emSky-{$u  
多的是默默無聞的,這樣的概率放至任何一個群體中都能成立。前面兩部分更多的在分析博士群體應然與實然間的差距,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有不盡人意的地方,然而作為群體本身在社會的定位,讀博仍然是卓越且明智的選擇。無論出于什么樣的目的,他們甘愿付出人生中的三到五年,為人類科學文明助力,這本身就是值得尊敬的舉動,更何況其中還有一部分真心向學的朋友,單純地熱愛著自己的領域,上海不夜城手機報價是在為自己贏得意義的同時降低了被“淹沒”的幾率。  人類的每一個細胞都包含有建設完整人體的全部基因,然而到了一定的時期,它必須要分化成明確方向的細胞,加入某一器官或者組織,在龐大的細胞隊伍中默默為其中該器官或組織運轉終身,細胞之于人體就如同個人之于社會,我們終其一生也必須選擇單一的職業以支持社會這個龐然大物的緩緩運轉,所以到哪兒都基本會被淹沒,這是概率,也是一定程度上的真理,不過是在社會量階的整體視角下,如果放大到個人量階,人生意義會重新出現。有一種人,終其一生只做了兩件事,別人失意時幸災樂禍,別人得意時憤憤不平。無論是光芒遍地、窮困潦倒還是默默無聞,都希望各位不要向這個方向畸變。  時間是一條環形的河流,人生是一座不安的山丘,而世界是一棵倒著生長的樹,下面有九百九十九條樹枝,上面是同一個根,在這個根上坐著的,就是佛。 2014年,博士去哪兒,2014年,我們去哪兒? 我想,應該去根上看一看。
[ 此帖被wangxing2014在2014-06-25 14:16重新編輯 ]
評價一下你瀏覽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動

搞笑

開心

憤怒

無聊

灌水

  
www.pcp521.com
描述
快速回復

驗證問題:
免費考博網網址是什么? 正確答案:freekaobo.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