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清華大學著力將博士研究生培養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未來學者。為此,學校采取多項舉措,拓寬博士生的國際學術視野,提高博士生的國際學術交流水平。
(kR
NqfX 7RDmvWd-'? 認真落實國家公派研究生項目,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
2OUx@Vj a]*{!V{$i 按照教育部2007~2011國家公派出國留學研究生選派五年計劃,清華大學緊密結合學校人才培養現狀,制訂細致的實施計劃。
*sldv [\3ZMH
* 學校成立研究生國際合作培養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國際交流與合作研討會和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以及國際學術交流委員會座談會,分析項目對學校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方面的影響,提出了“學生、教師、學科、學校、國家五方面受益”的工作原則。學校還成立研究生國際合作培養校級工作小組,負責國家公派研究生計劃的總體安排、協調和實施;同時各院(系)成立由專人負責的工作小組,負責所在院(系)項目的具體實施。每年項目啟動初期,學校認真研究國家留學基金委選派精神,及時召開項目啟動會,并通過校園網、教務系統等各種途徑向學生進行宣傳。
}Hb0@
b_ gM&O dT+i 2007~2009年,學校共有566人通過該項目出國進修,其中,聯合培養博士491人、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75人。派出的學生分布于美國、英國、日本、德國、法國等19個國家,其中130名學生前往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等9所世界一流大學。這為博士生搭建了一個高水平學術交流的廣闊平臺。
c1E{J<pZ ?;oJ=.T 很多博士生根據在國外所做的研究工作發表了影響因子較高的論文,并在高水平國際會議和學術論壇上進行宣講,同時有較多機會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與知名學者進行充分交流,對拓展學術視野、了解本學科前沿發展動態發揮了重要作用。
[z"E"_r~%Y 4L,wBce;,t 設立博士生出席國際會議基金,提升學校的國際學術影響力
D]_6OlIE#' {XIpHr 為支持博士生出國(境)參加所在學科領域的重要學術會,自2001年始,清華大學設立“博士生出席國際會議基金”,對向國際學術會議投稿論文被接收,且被邀請在國際會議上做口頭報告的博士生提供國際旅費和部分注冊費的資助。到目前為止,該項基金共資助940名博士生出席國際會議,博士生出席國際會議的地點覆蓋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
6:wk=#w x:0
swZ5Z 為引導博士生更積極地向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投稿,提高基金資助效果,學校制訂《重要國際學術會議目錄》,共包括890個國際會議。其中,頂尖級會議13個,本學科領域最高水平的國際會議316個,學術水平較高、組織工作成熟、按一定時間間隔系列性召開的重要國際會議561個;參加頂尖級會議的博士生將獲學校全額資助,且不受資助次數限制。
\FfqIc9; OCu_v%G0 博士生出席國際會議,有機會直接與國際同行學者進行學術交流,促進他們融入國際學術交流群體,同時,也能增進國際同行學者對學校的了解,擴大學校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例如,化學系博士生張鑫、馬蘭分獲第13屆、第14屆國際催化大會的“青年科學家”獎。這兩名博士生連續在國際催化領域最高水平的學術會議上獲獎,為學校贏得了榮譽。
"Bwz
Fh ,y'6vW`%g9 開設海外學者短期講學課程,將國際優質專業課程帶入學校
C)c*s C5N Dl.UbH
}= 為感受學習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借鑒其教學模式,1997年清華大學設立“優秀留美學者赴清華講學”計劃,吸引海外知名學者參與學校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2002年又實施“海外學者短期講學計劃”,深受學生歡迎。
-ysNo4#e& 3Qd/X&P 學校將“海外學者短期講學計劃”納入研究生課程體系。2003~2009年累計聘請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位知名學者,共開設286門具有一定深度、廣度或前沿性的短期課程。清華師生普遍反映,這類課程內容與時俱進,涉及前沿發展和更多行業應用;授課方式注重啟發性和交流互動,鼓勵學生創新精神與自主思考。
c$,1j%[) z2{y<a9;? 今年,清華大學還啟動了“清華大學博士生短期出國訪學基金”,為博士生赴國外大學短期訪學并開展研究工作,資助一次性往返國際旅費和在國外訪學期間的生活費,資助期限為3~6個月;預計每年資助100人左右。這是學校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未來學者、促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又一有力舉措。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