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傳考博資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報班 每日簽到
   
主題 : 教學論筆記
級別: 初級博友
顯示用戶信息 
樓主  發表于: 2014-10-14   
來源于 考博資料 分類

教學論筆記

第四章 原則論 `!G7k  
1.試述教學原則的含義及制定教學原則的基本依據。 fMeZ]rb  
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任務,遵循教學過程的規律而制定的對教學的基本要求,是指導教學活動的一般原理。包括教學整體性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啟發創造原則、有序性原則、師生協同原則、積累與熟練原則、因材施教原則、反饋調節原則、教學最優化原則。 l SkEuN  
教學原則的依據:1)教學原則是教學經驗的概括和總結。人們在長期從事教學實踐活動中,不斷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對于這些經驗或教訓反復認識,不斷深化,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經過概括抽象,對教學規律有所認識,從而制定了教學原則。(2)教學原則是教學規律的反映。教學原則是根據人們對教學規律的認識而制定出來的,用以指導教學工作。教學原則既有它的客觀性規律,又具有時代的特點。教學原則是教學規律的反映,規律決定教學原則。3)教學原則受到教育目的的制約。教學原則是教學規律的反映,它本身沒有階級性。但是人們在制定、解釋、運用教學原則時,無不受到一定階級思想的影響。任何一個教學原則或教學原則體系的提出,必須服從于一定的教育目的。 b>~RSO*  
●●●2.試述教學整體性原則的意義及其實施要求。 YCw('i(|  
教學整體性原則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教學所承擔的任務具有整體性。培養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二是教學活動本身具有整體性。教學是由一系列教學要素構成的一個完整系統,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協調好教學諸要素之間的關系,使各種教學要素有機配合起來,在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中產生良好的整體作用。 _a+ICqR  
貫徹整體性原則的要求:(1實現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思想性是指教學中內在的能夠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產生影響的特性。思想性蘊含于教學目的、教學過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之中。藝術性是指導教師遵循教學目的與規律、挖掘教學內容的教育性因素、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過程中所具備的技能、技巧及實踐性知識的特性。(2科學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科學性就是保證向學生所傳授的知識應當具有真理性,是人類認識成果中基本性、確定性和正確性的部分。人文性是在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3實現傳授知識與發展智能及培養非認知心理因素相統一。精確的、科學的、邏輯嚴密的知識才能有較高的發展智能的價值。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發展智能,要注重非認知因素的培養,非認知心理因素主要指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4)實現身心發展統一。良好的體質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要把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促進他們心理的發展與增強學生體質結合起來,實現身心發展統一。(5實現教學諸要素的有機結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明確教學任務,精通教材、了解學生,熟悉各種教學方法、手段及教學環境,善于處理好各種教學要素間關系,使學生諸要素在達成具體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實現有機配合,保證教學活動獲得最佳的整體效益。 TK>{qxt:=  
●●●●●3.啟發創造原則 T+RZ  
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從而使學生在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的同時,充分發展自己的創造性能力和創造性人格。 [}3cDR  
貫徹啟發創造性原則要求:(1)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樹立創新意識。(2)全面規劃教學任務,培養思維能力。(3)創設問題環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qi+&|80T.  
4.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djT. 1(  
是指教學必須堅持理論與實際的結合與統一,用理論分析實際,用實際驗證理論,使學生從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識,并學會運用知識,從而解決教學中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學與用的矛盾。 G5{Ot>;*%  
貫徹和運用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的要求:(1)加強基本理論和知識的教學。(2)根據學科內容、任務及學生的特點,正確、恰當地聯系實際。(3)采取多種有效的形式,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4)教學內容要重視鄉土教材的補充。 /qxJgoa  
5.有序性原則 4w{-'M.B  
是指教學工作要結合學科的邏輯結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情況,有次序、有步驟地進行,使受教育者能夠有效地掌握知識,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V2yveNz\7  
貫徹有序性原則的要求:(1)要把握好教學內容的序。(2)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3)生動活潑的進行教學,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4)進行平等對話,促進師生交往。 p\U*;'hv  
6.因材施教原則 <4zT;:NQ  
是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從實際出發,根據不同對象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 *`KrVu 6s  
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的要求:(1)深入細致的研究和了解學生。(2)把因材施教與統一結合起來。(3)正確對待學生的個別差異。(4)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采取不同的具體措施。 p ,n\__  
7.積累與熟練原則 i<u9:W  
是指教學應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獲得廣博、深厚和牢固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并進而使他們對知識,技能的掌握達到熟練和運用自如的程度。 W@B7y P7Rz  
貫徹積累與熟練原則的要求:(1)教師講授知識要清晰而深刻(2)幫助學生提高記憶效率(3)多給學生練習和運用知識的機會。 3 Lje<KzL  
8.反饋調節原則 H4skvIl  
是指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從教與學的活動中及時獲得反饋信息,以便了解教與學的情況,調節和控制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 #'>?:k  
(試述教學動態信息的調控與反饋信息的處理問題) JIUtj7 HQ  
貫徹反饋調節原則要求;(1)教師要善于通過多種渠道,及時地獲得學生學習中的各種反饋信息(2)教師對獲得的反饋信息要及時評價,并對教學活動做出恰當調節。(3)培養學生自我反饋調節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n@V-b  
9.教學最優化原則(運用教學過程優化理論,簡述體育教學過程最優化問題) ek[kq[ U9  
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效果起制約作用的各種因素,實行綜合控制,進行最優的教學,取得最優的教學效果。教學最優化有兩個標準,一個是效果標準,即每個學生在一定時期內,在知識、技能、思想和發展方面達到的水平;另一個時間標準,即使身遵守學校有關規定的課堂教學和家庭作業的時間定額。 Lht[g9  
貫徹教學最優化原則的要求:(1)綜合的規劃教學任務(2)全面考慮教學中的各個因素 教學過程是一個由教師、學生、目的、內容、環境和反饋等諸要素組成的復雜系統。要使這個系統成為有機的系統,就必須保證各要素之間的有機聯系。因為任何一種因素作用的發揮,只能受到局部效果,而不能取得教學整體效果,應力求使教學各要素按照他們之間內在聯系的規律性合理地加以配置。這樣,把每一個局部因素,綜合到教學過程德整體結構之中,既充分發揮他們各自作用,又使教學取得最優整體效果。(3)教和學的活動要緊密配合 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教和學,正是在師生雙方統一協調活動的基礎上實現的。教決定著學,學影響著教,教學相長,相互促進。貫徹教學最優化原則要求把教師的教學最優化與學生的學習最優化緊密融合在一起,使師生活動協調統一,從而保證教學活動構成一個完整的過程。 VD#!ztcY'  
教學過程最優化 0VIZ=-e  
    教學過程的成分 l#6&WWmr  
      教學最優化的辦法 hNO )~rt  
      學習最優化的辦法 l.7d$8'\  
       1.教學任務 & z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