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炒作沸沸揚揚的“博士封殺于丹事件“,從一開始我就認為這幫傻博士謀錯了對象,無論從各種角度分析,這次炒作對他們都毫無益處,徒增知名度而已,而且還是以負面為主。以下是我分析的邏輯: gBqDx|G
g@#he95 }
S1$^ _S
=
Xz4q^XJ
1 失效的杠桿操作 MT/jpx
lgews"
當杠桿的一端因持續增加而無窮大時,你找得到撬動它的支點嗎?沒有!于丹在百家講壇中以通俗平易的語言、老百姓喜歡易懂的方式解讀論語、莊子,從某種角度來講是幫助更多的百姓認識儒家著作,體會儒家思想,啟迪和解惑人生,可以說深受各階層人士歡迎。 ^
9+
Qxv
O&?i#@
5#
這時這么一幫正統博士出來代替孔子、莊子的聲音,打著保護國家傳統文化免受玷污的旗號,聲討封殺于丹,無疑是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以你一己主觀之想法妄想質疑大眾的智商,只能招人反感、在輿論的戰場失去載舟之水。 5qrD~D'
|博銳|5 5az%yS
h@`Rk
^t'mW;C$4
2 逆向挑戰根基薄弱,反向對比出師就失勢 ZSu.0|0#
qe.QF."y
營銷和宣傳炒作的通用手法之一就是向一個知名的熱點挑戰或與之對立,從而拉近自己與被挑戰者的距離,使弱者不再那么弱,強者不再那么強,力爭讓聚光燈籠罩在自己身上。 e_b,{l#
$U[d#:]
但當逆向挑戰強者時,要看你的論據是否合理,有多少人支持。這幫博士表面是為了國學,說于丹玷污了中國古文化。試問,中國國文化非要一字不差、壓箱墊底、所有中國人磕頭朝拜才行嗎?中國古文化非要有資格的“文化人”參透嗎?難道非要以古人的智商和環境來理解嗎?于丹與時俱進、借古用今,幫助更多中國人喜歡、了解論語,何錯之有? 65aYH4"
nZioFE}
不要拿你的邏輯來挑戰大眾的智商,百家講壇這個節目,你可以把它看作科普作品,但也不要否認它的娛樂華和商業化價值。深受老百姓喜歡、有足夠利基的產品,在利絕對大于弊的情況下,你去挑戰,那只能充當一次炒作的泡沫,生得突然,滅也在瞬間,永遠是不知名的跳梁小丑,成不了經典的永恒。 B?
%u<F
2E40&
d~8U1}dP
`sm Cfh}j6
3 請不要在玷污“博士”的稱號了 cB,^?djJ3
[h-6;.e
如果不是為了炒作,為什么要扣上博士的帽子?怕說話沒分量,不夠權威嗎?事先聲明,我不是于丹的粉絲,對于丹也談不上喜歡。我總覺得凡事沒有絕對的對和錯,只有有益、無益,有效和無效之分。 K
yh6QA^
_YX% M|#
我不需要為于丹辯護,只是為這幾個博士叫不值。把精力放在正事上面吧!甭主觀地替孔子和莊子瞎操心,也別主觀地聲稱代表大眾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利益。試問,相對比于丹,你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做出了什么? )>ML7y
()6%1zCO
我們不要做傳統文化的朝拜者,不能將之視作神明,不能夠用現代語言、另種思路分析解答,否則那一大堆電視劇、影視作品全都該停播。 <qR$ `mLN
OmuE l>
畢竟,文化不是酒,越沉越香,文化卻又是酒,只有品了才有滋味。酒不能夠帶了歡樂,也不能夠帶了哀愁?蔀槭裁从腥撕攘烁吲d,有人喝了痛苦,全在你喝酒時的心態,把感情注入了酒,而非酒催生了感情。 -`4]u!A
SGl|{+(A
博士們,該醒醒了! b]]k\b
"5eD
>!
以后出來混,在鬧什么炒作事件前,別說是博士,知道人們為什么一提到博士就會想到書呆子嗎?都是你們惹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