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連
化學物理研究所是一個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應用研究和技術轉化相結合,以任務帶學科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研究所。六十多年來,大連化物所通過不斷積累和調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1998年,大連化物所成為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首批試點單位之一。2007年經國家批準籌建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大連化物所的發展戰略為“發揮學科綜合優勢,加強技術集成創新,以可持續發展的能源研究為主導,堅持資源環境優化、
生物技術和先進
材料創新協調發展,在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創建世界一流研究所!
d&bc>Vt 大連化物所擁有
博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四個: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下設九個二級學科:原子與分子物理、光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化學工程、生物化工、工業催化。自建所以來,大連化物所造就了若干享譽國內外的科學家及一大批高素質研究和技術人才,先后有18位科學家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3位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位當選為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院士。目前,在所工作的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1人,引進國家“千人計劃”7人,國家“青年千人計劃”10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9人,中科院“百人計劃”41名。博士生導師133人。
uAs*{:4n 大連化物所圍繞國家能源發展戰略,于
2011年10月啟動了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DNL)的籌建工作,DNL是我國能源領域籌建的第一個國家實驗室,共規劃籌建化石能源與應用催化、低碳催化與工程、節能與環境、燃料電池、儲能、氫能與先進材料、生物能源、太陽能、海洋能、能源基礎和戰略、能源研究技術平臺等11個研究部。大連化物所還擁有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催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膜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中心、國家能源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發中心等多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大連化物所圍繞國防安全、分析化學、精細化工和生物技術廣泛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研究工作,設立化學激光研究室、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儀器分析化學研究室、精細化工研究室和生物技術研究部等五個研究室。另外,大連化物所還與國外著名大學、公司和研究機構聯合設立了中法催化聯合實驗室、中法可持續能源聯合實驗室、中德催化納米技術伙伴小組、中韓燃料電池聯合實驗室、DICP-BP能源創新實驗室和SABIC-DICP先進化學品生產研究中心等十幾個國際合作研究機構。
~{YgM/c|dt “十二五”期間,大連化物所取得各類科研成果215項,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50余項,其中獲得國家獎勵8項,中科院、省部級一等獎10項。2013年,張存浩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4年,“甲醇制取低碳烯烴技術”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1ckw[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