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傳考博資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報班 每日簽到
   
主題 : 生理學筆記 緒論
級別: 初級博友
顯示用戶信息 
樓主  發表于: 2012-08-21   
來源于 考博資料 分類

生理學筆記 緒論

緒  論
考綱要求 &PGU%"rN  
1、機體與環境的關系:刺激與反應,興奮與抑制,興奮性和閾。 XLzHm&;  
2、穩態的概念,內環境相對恒定的重要意義。 (A ?e}M^}  
3、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和自身調節的生理意義和功能。 ffSecoX  
考綱精要 & }}o9  
一、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 P+o ZS  
新陳代謝、興奮性、生殖。 *xt3mv/<z  
1、新陳代謝:是指機體與環境之間不斷進行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以實現自我更新的過程。包括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 ^OYar(  
2、興奮性:指可興奮組織或細胞受到特定刺激時產生動作電位的能力或特性。而刺激是指能引起組織細胞發生反應的各種內外環境的變化。 vu1F  
刺激引起組織興奮的條件:刺激的強度、刺激的持續時間,以及刺激強度對時間的變化率,這三個參數必須達到某個最小值。在其它條件不變情況下,引起組織興奮所需刺激強度與刺激持續時間呈反變關系。 D[9eu>"'9M  
衡量組織興奮性大小的較好指標為:閾值。 ]3C7guWz  
閾值:剛能引起可興奮組織、細胞去極化并達到引發動作電位的最小刺激強度。  &grT}  
3、生殖:生物體生長發育到一定階段,能夠產生與自己相似的個體,這種功能稱為生殖。生殖功能對種群的繁衍是必需的,因此被視為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之一。 up`!r;5-  
二、生命活動與環境的關系 y<.1+TG  
對多細胞機體而言,整體所處的環境稱外環境,而構成機體的細胞所處的環境稱為內環境。內、外環境與生命活動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當機體受到刺激時,機體內部代謝和外部活動,將會發生相應的改變,這種變化稱為反應。反應有興奮和抑制兩種形式。 H}X3nl\]  
三、人體功能活動的調節機制 ?!8M I,c/  
機體內存在三種調節機制:神經調節、體液調節、自身調節。 n|3ENN  
1、神經調節:是機體功能的主要調節方式。調節特點:反應速度快、作用持續時間短、作用部位準確;菊{節方式: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反射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個部分組成。 vMDV%E S1t  
反射與反應最根本的區別在于反射活動需中樞神經系統參與。 gHA"O@HgDI  
2、體液調節:發揮調節作用的物質主要是激素。激素由內分泌細胞分泌后可以進入血液循環發揮長距離調節作用,也可以在局部的組織液內擴散,改變附近的組織細胞的功能狀態,這稱為旁分泌。調節特點:作用緩慢、持續時間長、作用部位廣泛。(這些特點都是相對于神經調節而言的。) *N<~"D  
神經一體液調節:內分泌細胞直接感受內環境中某種理化因素的變化,直接作出相應的反應。 # (T  
3、自身調節:是指內外環境變化時組織、細胞不依賴于神經或體液調節而產生的適應性反應。舉例:(1)心室肌的收縮力隨前負荷變化而變化,從而調節每搏輸出量的特點是自身調節,故稱為異長自身調節。(2)全身血壓在一定范圍內變化時,腎血流量維持不變的特點是自身調節。 7k{C'\m  
四、生理功能的反饋調控:正反饋和負反饋 5c! ~WckbJ  
負反饋:反饋信息與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因而可以糾正控制信息的效應。 pjWqI 6,  
負反饋調節的主要意義在于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態,在負反饋情況時,反饋控制系統平時處于穩定狀態。 V- Oy<  
正反饋:反饋信息不是制約控制部分的活動,而是促進與加強控制部分的活動。 zT*EpIa+LS  
正反饋的意義在于使生理過程不斷加強,直至最終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饋情況時,反饋控制系統處于再生狀態。 VW$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