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傳考博資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報班 每日簽到
   
主題 : 10年后可以去阿里巴巴讀經濟學博士
級別: 總版主
顯示用戶信息 
樓主  發表于: 2014-07-07   

10年后可以去阿里巴巴讀經濟學博士

Facebook上周被披露的大規模情緒實驗成功印證了社交網絡上的信息流對人類情緒的影響,不過他們沒有事先通知用戶的做法惹怒了一些隱私捍衛者。雖然桑德伯格保證了用戶的信息在搜集的過程中是匿名狀態,依然無法打消一些人的疑慮!拔覀円呀涢_始被視為胚胎和小白鼠了嗎”? j BBl{  
KYJP`va6k  
  其實 Facebook 的做法無可指摘,首先用戶的信息并沒有用來作為商業化目的,而是和大學一起合作進行公益的研究。之所以稱之為公益,因為很多用戶雖然能夠朦朧地感覺到自己被社交網絡的負能量所左右,或者覺得別人過得都比自己好,但是有了翔實的數據支持,更多人可以確信無疑地離“公知”或者“碧池”遠一點。如果事先告知的話,研究的結果很可能會受到用戶自我審查的影響。 j/=Tj'S?D  
k'H[aYMA  
  第二點,用戶的數據在收集過程中保持匿名狀態,在這個前提下,連個性化的廣告推送都沒有引起爭議,那么研究又有什么錯呢?別忘了,還有智能排序、原生廣告或者猜你喜歡這樣的東西。這些都篡改了你的 News Feed。 .m l\z5  
~%g,Uypi  
  當然,Facebook 可以做得更好,比如用戶可以在隱私與服務協議里選擇未來是否參與此類研究計劃;研究事前雖然需要保密,但是事后應該告知用戶,我動了你哪兒一段的 News Feed,用于哪些研究計劃。甚至因此可以衍生出一項社會調查的付費服務,國內很多經濟類社會類學科的研究,需要為一人次的調查付出大約2元,和推廣一個App價值相當。 ,=4,eCS  
IF5-@hag,  
  但是我的重點不是這個,而是未來開展研究工作的主體是大學還是互聯網公司? =xRD %Z  
  很多人看到了未來MOOC對二三流大學的沖擊,但是MOOC其實是加強了一流大學特別是一流學者的影響力。桑德爾的《公正》,Andrew Ng的《machine learning》和 Eric Grimson的python 課開始為更多的人所知道。但是互聯網公司手中的大數據,可能讓兩個學者的研究成果有云泥之別。這難道不會吸引一流的研究人員嗎?同時成果也可以迅速應用到互聯網公司的產品中,Facebook在2012年實現廣告收入暴漲,部分就要歸功于數據團隊的研究成果 +$nNYD  
  Facebook展開情緒實驗,這家年輕的公司剛剛走了兩步而已。美國社會學家年會將于 8 月份在舊金山舉行,Facebook 在會議的前一天召開“人口數字化大會”,而且準備在社會學家下榻的賓館挨個撈人。牽頭這一活動的是社會學家 Brandon 和社會學博士 Corey。后者和情緒實驗的負責人 Kramer 都是 Facebook 數據團隊的成員。根據搜狐IT的報道,該團隊2007年就成立了。 ]= %qm;  
2|& S2uq  
  過去有人認為公司內的研究過于急功近利,不過在科技公司扎堆的CS領域已經有很大改觀。微軟雷蒙德研究院在前沿方面的積累無出其右,微軟亞洲研究院還和山大學',this.id)" style="cursor:pointer;border-bottom: 1px solid #FA891B;" id="rlt_4">中山大學一起聯合培養博士生。從去年開始整個機器學習研究的前沿幾乎都被搬到了互聯網公司,包括 Andrew Ng、Hinton和LeCun。在中國,應該很多人都知道阿里巴巴的《淘寶縣域電子商務研究報告》吧! 9RHDkK{ 5  
G dNhEv  
  同美國相比,中國的大學有更多的結構性問題。因此,互聯網巨頭在研究領域的相對潛力比在美國更大。如果能夠利用大數據不斷產出一流的研究成果,年輕的本科畢業生或許愿意直接進入這些公司自我提升并開展研究工作。研究人員可以在這里拿到博士學位,至于教育部是否承認,whatever。 fuv{2[N V  
[~ 2m*Q  
  對經濟學和社會學這樣非常容易和大數據產生化學反應的學科,一流的研究機構未來都會在互聯網公司;蛟S是十年后,或許是二十年后。甚至不妨把眼光再放長遠一點,互聯網巨頭們未來或許愿意創辦一些更吸引人的私立大學,以實現他們所標榜的社會責任。 =<p=?16 x  
  高考和畢業季剛剛過去,我受到了一點感染,或許想得有點多。 7<MEM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