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蔡曉明
2001年生態學試題
1名詞解釋:種群、群落、水量平衡?
2簡答、論述:
碳循環、氮循環;
以森林生態系統為例,描述一下能量流動過程;
生態系統健康
對全球變化的理解
2002年生態學試題
1.恢復生態學的概念,生態恢復的途徑
2.碳C、氮N的循環過程
3.生態系統的調控機制、正反饋、負反饋
4.生態系統健康的特征
5.能量流動速率,如何測定?
6.中國植被分布的地帶性規律
7.尺度選擇
8生態系統生產力
2003年生態學試題
1.恢復生態學的概念,生態恢復的途徑
2.陸地生態系統碳C、氮N的循環過程
3.生態系統健康
4.能量流動速率,如何測定?
5.生態系統建模有哪些步驟和主要環節?
6.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
2005年生態學試題
1. 根據能量平衡原理和植物生理學角度,解釋土壤-植物-大氣系統水熱流動的機制及調控方法
2. 決定凈生態系統生產力的主要生物學過程
3. 食物鏈結構與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關系
4. 用生態位(niche)的概念闡述中群間相互關系與資源利用策略
M\sN@+ iJ~Zkd
(生態位主要指某一物種或種群在生態系統內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環境中的物質和能量的最佳位置,即人們通常所說的給物種在生態系統中定位。生態位和種群是一一對應的,也就是說一個生態位只能容納一個特定的生物種群。在自然生態系統中,隨著系統的演替向頂極群落階段發展時,其生態位數目漸增,物種多樣性指數增加,空白生態位逐漸被填充,生態位逐漸被飽和,從而構成復雜穩定和網絡結構的生態系統。人工生態系統由于物種單一,生態位不飽和,是一種偏途頂極,當人為控制因素消除后人工生態系統易發生變化,是一種不穩定的生態系統。)
>*]Hq.&8 n1JRDw"e$$
5. 生態系統演替的不同階段的結構與過程特征
6. 氣候變暖對植物分布、生產力和生態系統C/N循環的影響
7. 從生態學角度說明一種環境問題(如荒漠化、水土流失、環境污染、水體福營養化)的發生機制,生態系統影響過程與治理措施
8. 生態系統可持續性的概念及評估指標
{6"Ph(I1 生態學(2006
年3
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博士生入學考試試題) PK;*u,V 一簡答題(每題10
分,共40
分) TcIcS]w% 1
.試述農田、草原、森林生態系統碳循環的特點和差異。 0ZBJ~W
2
.野外調查、控制試驗、數學模擬在生態學研究中的意義及相互關系如何? |zR8rqBX; 3
.在植物-
土壤-
大氣系統中能量循環的特點是什么? )f}YW/' 4
.什么是生態系統演替?舉例說明。 %1H[Wh(U 二論述題(任選4
題,每題15
分,共60
分) N
F2/B#q 1
.試述初級生產力的生物基礎和環境要素。 #bMuvaP~ 2
.論述CO
2濃度升高對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影響的過程和機理。
hCCiD9gz 3
.舉例說明生態系統水循環與能量平衡間的相互作用。 >H'4{| 4
.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作用。 K%"5ImM 5
.從生態學的角度闡述某一退化生態系統恢復的機理和方法。 F{EnOr`,m= .#1~Rz1r
2007年生態學試題
水循環與氮循環的耦合機制
試舉例說明全球變暖,大氣二氧化碳增加對某一生態系統的可能影響。
生態系統演替的概念,并舉例說明其一般規律。
生態系統健康的概念,生態系統評估的目的和研究方法。
生態系統建模,基本步驟,舉例說明。
Logistic建;窘Y構,舉例說明.
生態占用的概念及應用。
生態學 5"HVBfFk 1、
水循環與氮循環的耦合機制 dE:+k/ 2、
試舉例說明全球變暖,大氣二氧化碳增加對某一生態系統的可能影響。 y9_K, g 3、
生態系統演替的概念,并舉例說明其一般規律。 Gs9:6 4、
生態系統健康的概念,生態系統評估的目的和研究方法。 nyBJb(5"B 5、
生態系統建模,基本步驟,舉例說明。 ,_yhz0. 6、
Logistic
建模基本結構,舉例說明.
5#> 8MU?& 7、
生態占用的概念及應用。 T'4z=Z]w
;k7
xM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