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傳考博資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報班 每日簽到
   
主題 : 考博“教育研究方法”知識點背誦(下)
級別: 初級博友
顯示用戶信息 
樓主  發表于: 2016-10-18   
來源于 考博資料 分類

考博“教育研究方法”知識點背誦(下)

第四章 教育觀察研究  第一節 教育觀察研究概述 J1gLT $  
1.教育觀察的含義: Zia<$kAO  
觀察法(observation method)指人們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感官和輔助儀器,對處于自然狀態下的客觀事物進行系統考察,從而獲取經驗事實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 ]B>g~t5J  
教育觀察的類型:廣義的觀察和科學觀察。廣義的觀察(日常觀察):通過研究者的親身感受或體驗來獲得有關研究對象的感性材料,帶有一定的自發性、偶然性。科學觀察:研究者按照預定計劃,對于觀察對象的范圍、條件和方法作明確選擇,有目的地直接觀察處于自然條件的研究對象的言語、行為等外部表現,搜集事實材料并加以分析研究從而獲得對問題的較為深入的認識。 HlC[Nu^6U  
2.教育觀察研究的基本特點: Xw |6 #^  
教育研究中的觀察法屬于科學觀察,科學觀察的基本特點: J'#R9NO<  
有明確的觀察目的;對觀察對象不加任何干預控制;有翔實的觀察記錄。 To@77.'  
1)目的性。為了解決某一問題而進行的,因此,觀察前有明確的觀察目的,并確定了觀察的范圍,形式和方法。 fNaboNj[  
2)客觀性。自然狀態下進行,不干預研究對象的活動,確保客觀性、真實性。 +L\bg| ;  
3)能動性。作為研究手段的教育觀察是按事先制定的提綱和程序進行,同時規定了觀察的時間和內容,是從大量的教育現象中選擇典型對象、典型條件,力求全面把握研究對象的各種屬性,并用科學理論去分析、判斷和理解觀察結果,因此,同樣具有能動性。 tX 3y{W10"  
3.教育觀察研究的基本原則 mj _ V6`m4  
1)目的性。要按照研究課題的目的,撇開那些無關的內容和次要的過程,排除干擾因素,使研究的主要對象以及主要過程得到充分的暴露。 'e5,%"5(c  
2)客觀性。為保持觀察的客觀性,必須注意克服先入為主的偏見、無意過失、假象與錯覺。 E!zAUEVQm[  
3)自覺性。要在科學理論指導下,提高收集事實材料的可靠性,提高從事實材料中概括提煉的結論的可靠性。 ZKco  
第二節 教育觀察研究的基本類型 ^dCSk==  
按觀察的情境條件分類,自然情境中的觀察和實驗室中的觀察 X'XH-E  
按觀察的方式分類,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 0f3C; u-q-  
按觀察者是否直接參與被觀察者所從事的活動,參與性觀察和非參與性觀察 DY6ra% T  
按觀察實施的方法,分為結構式觀察與非結構式觀察。 tFKR~?Gc  
第三節 教育觀察研究的實施程序 hD! 9[Gb  
1.教育觀察的實施程序 ;|H(_J=6k  
1)界定研究問題,明確觀察目的和意義,確定觀察對象、時間、地點、內容和方法。 > g=u Y{Rf  
2)編制觀察提綱,進入研究情境。 bJ6@ B<  
3)實施觀察,收集、記錄資料,搜集有關觀察對象的文獻資料,并進行閱讀分析,對所要求的觀察條件有一定的認識,為觀察做好充分準備。 gP 6`q  
4)分析資料,得出研究結論。 _E<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