級別: 初級博友
顯示用戶信息
UID: 237515
精華:
0
發帖: 1
流量: 0 M
威望: 11 分
介紹博友: 0 個
人民幣: 0 元
好評度: 0 點
注冊時間: 2020-07-27
最后登錄: 2020-07-28
|
中醫基礎理論的名詞解釋
一、名解 4分 8個 總32分 f#kT?!sP 1罷極之本 cN-$;Ent 2陽病治陰:對陰虛陽盛的虛熱之證,治以滋陰清熱之法。 GO)5R, 3脾主升清: 脾氣上升,并將其運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轉輸至心肺頭目,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同時,脾氣主升對維持人體內臟相對恒定位置有重要作用。 bE;c&g 4五行制化: 制即制約、克制;化即化生、變化。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間相互化生,相互制約,以維持平衡協調的關系。相生與相克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沒有生,就沒有事物的發生與成長,沒有克,就沒有協調關系下的變化與發展,只有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協調平衡,才能生化不息。 fKW)h?.Kd 5乙癸同源:即肝腎同源,又稱精血同源。乙為天干,五行屬木,癸為天干,五行屬水。因此中醫用乙癸指代肝腎,又稱肝腎同源。肝藏血,腎藏精,血的化生,有賴于腎中精氣的氣化,腎精充盛,亦有賴血液的滋養。精能生血,血能化精,故又稱精血同源,說明肝腎之間關系極為密切。具體同源體現三方面:1精血互化,精與血之間存在著相互滋生、相互轉化的關系。2陰陽互生互制,肝腎陰陽互生互制,維持肝腎陰陽的平衡。3疏泄與封藏互用互制,肝主疏泄、腎主藏精,疏泄與封藏互用互制,以調節女子月經與男子排精功能。 P~M[i9 V 6用熱遠熱 *XOLuPL>6) 7上焦如霧:是對心肺輸布營養至全身的作用和形式的形象描寫與概括,喻指上焦宣發衛氣,敷布水谷精微、血和津液的作用,如霧露之灌溉。 Q2!5 8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之氣即十二經脈及其所屬絡脈 在體表皮膚一定部位的反映區。皮部位于人體最淺表部位,與外界直接接觸,對外界變化具有調節作用,并依賴布散于體表的衛氣,發揮其抗御外邪的作用。 T&4f}g/ 9土爰稼穡:爰,通“曰”;稼,即種植谷物;穡,即收貨谷物。引申為凡具有生化、承載、受納性質或作用的事物和現象,歸屬于土。 %:v<&^oDlm 10中焦如漚 :是對脾胃、肝膽等臟腑的消化飲食物的作用和形式的形象描述與概括,喻指中焦消化飲食物的作用,如發酵釀造之過程。 $^_6,uBM[ 11水火既濟:是對心腎兩臟之間生理關系的高度概括,又稱心腎相交。水指腎水;火指心火;心火必須下降于腎,使腎水不寒,腎水必須上濟于心,使心火不亢,這樣心腎之間的生理功能才能協調。 edo+ o{^ 12通因通用:是用攻下通瀉藥物治療實性通泄的病證,又稱以通治通。 iB|htH'T 13木火刑金 ? G`6}NP 14審證求因:中醫學在認識病因時,除了解可能作為致病因素的客觀條件外,主要是以病證的臨床表現為依據,通過收集、分析疾病的癥狀、體征來推求病因,為治療用藥提供依據,這種方法稱為“審證求因”,又稱“辯證求因”。 15S&
,$1& 15肺主治節:指肺氣具有治理調節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氣、血、津液的機能。其生理作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①治理調節呼吸運動;②治理調節一身之氣的運動;③治理調節血液的運行;④治理調節津液的輸布代謝。 R@-x!*z
16一源三岐:指任、督、沖三條經脈皆起于胞中,出于會陰,然后別道而行,故稱此三脈為“一源三岐”。
&1Cs' 17塞因塞用:是用寒涼藥物資料真熱假寒的病證,又稱以寒治寒。 UiVGOQq 18用寒遠寒 D4\[D8pD 19體陰用陽 !TivQB 20陰病治陽:對陽虛陰盛的虛寒之證,治以溫陽抑陰之法。 Cv@)tb 21異病同治:不同的疾病中,由于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會出現相同或相近似的病理變化,即出現相同或相似的證,根據辨治論治的原則,治法也就相同,這種情況稱為異病同治。 ]}kw'&
22熱因熱用:即以熱治熱,是指用熱性的藥物來治療具有假熱征象的病證,適用于陰盛格陽的真寒假熱證。 T(qTipq0 23奇經八脈:是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的總稱。奇經是與正經相對而言的,由于其分布不如十二經脈那樣有規律,與五臟六腑沒有直接的屬絡關系,相互之間也沒有表里關系,有異于十二正經,故曰“奇經”。又因其數有八,故稱“奇經八脈”。 zE<Iv\Q 24陰盛格陽:即真寒假熱證。指陰盛,虛陽浮越,而格陽于外的一種病理狀態。其本質是真寒證。由于格陽于外,出現假熱之象,又稱真寒假熱證。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