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考博士?” 8l>/ZZ.NXi
“博士待遇高呀”,可能許多人會這樣回答。 LB? evewu
“為什么博士待遇高呀?” #E5#{bra
“因為學歷高呀”,可能許多人會這樣回答。 -{pcb7.xuv
只要學歷高就可以有好待遇,我不知道符合那條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規律。 {\`#,[
設立博士學位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培養高層次人才,但是否取得博士學位就成為高層次人才呢?考上博士,發幾篇文章就兩三年內一躍成了高層次的人才,如果不考博士,發十幾篇文章,十年也不一定成為高層次人才,這又符合什么規律呢? hc>hNC:a
上學,無論攻碩或讀博,都應該是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而不是為了建立不平等機制。我們推崇平等競爭,但卻不實行平等競爭,真是令人莫名其妙?纯丛S多單位開出的待遇:博士,給房子,給科研經費,給安家費,給多少多少津貼,配偶隨調工作等等,而碩士、學士卻沒什么特殊待遇,這又是憑什么發展規律定的呢? ?OYu BZF
“博士水平高!”,一個響亮的聲音高叫著。 $&n!j'C:
但這又是憑什么標準下的結論呢?難道是僅僅多上了幾年學嗎?博士只是具有水平高的可能性,或者博士水平高的幾率比較大,但這不能把博士和水平高之間劃上等號,F在全國的博士應該不少吧,每次參加評選院士的博士也不少吧,是不是評上院士的都清一色是博士呢,有沒有本科生、碩士生?既然并不是都是清一色的博士,本科生、碩士生評上的也很不少,說明博士不等于高水平,低學歷不等于低水平,那為什么非要以學歷定待遇呢?他們認為自己水平高,就要有自信,和其他人站在平等起跑線上,憑自己在博士期間學的本事跑到別人前邊,這才算英雄,而不進行比賽,就直接以學歷決定名次,不知符合那條競賽規則。 r&0v,WSp&S
如果說博士延緩了就業壓力,那碩士是否也延緩了就業壓力呢?如果說博士比碩士延緩就業壓力三年(先不考慮合理性),比碩士多3000塊錢的津貼,多4000塊錢的科研啟動費,給120平米的房子;那碩士是否應該比本科生多3000塊錢的津貼,多4000塊錢的科研啟動費,給120平米的房子呢?不評能力說話,不靠公平競爭用人,符合人盡其才,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規則嗎? oQ8W0`bZa
還有一個問題是,“可能性”或“概率大”能不能當為結果來衡量? n1DD+@
比如說一粒麥籽,種下去可能長出一棵麥苗,成熟了可以收獲50粒麥籽,50粒麥籽再播種收獲可得2500粒麥籽,如此反復,可獲得無數粒麥籽,則可以換無數的鈔票。那高的不說,我將這粒麥子以10000元的價格賣給你,你要不要? RN
cHU
“要,是傻瓜!”,你可能會這樣說,因為這只是一粒麥籽,而不是無數粒麥籽。 +?*,J=/
現在我們都是講付出與獲得的,怎樣以最少的投資獲得最大的收入,怎樣以最小的付出獲得最大的回報,或者是講效率,講經濟實惠,F在許多單位給博士待遇高的一個借口就是博士可能比其他低學歷的人干得好,比其他低學歷的人水平高,但這是可能性,就如一粒麥子可能變成無數粒麥籽一樣,那你為什么非要出高價錢呢?就如用10000塊錢去買一粒麥籽一樣。 .2!'6;K
而在申請項目上呢,也有著同樣的問題。 wjoxfPnf
“須具有博士學位或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我很納悶,為什么沒有博士學位或職稱低就沒資格申請呢,這不明白著要低學歷,低職稱的人跟著他們跑嗎,做的成果還要把他們掛在前面,作為他們的成果,以顯示他們比低學歷,低職稱的人強。沒有資格的人與有項目的人比項目是否獲獎,誰的項目獲獎多,豈不是荒唐可笑嗎?不給別人機會而說別人水平低,不知以什么為標準。一個平庸的將領帶著10000兵士也會打敗手無寸兵,沒有任何武器設備的世界名將的,何況智商相差無幾的呢? q<r{ps
朋友們,考博士吧,博士學位就是登天梯,你不是認為不平等嗎,那你做受益者,你做剝削者就不吃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