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于北國春城南湖之濱的長春工業大學始建于1952年,歷經60余載的發展建設,學校業已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管、文、經、法、教育、藝術等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吉林省屬重點教學研究型大學,是吉林省高層次人才培養、應用技術研發、高新技術產品研制、高水平社會服務的重要基地。 uMb[0-5
1983年,學校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0年學校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201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96年1月成立研究生處,2008年9月成立研究生學院,2014年7月成立研究生院。學,F有2個省重中之重立項建設學科,8個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不含一級覆蓋);5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1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創建了以國家地方共建工程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吉林省重點實驗室等為代表的24個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機構,19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l",X
截止2015年9月,研究生在校規模達到2141人,其中博士生20人,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1363人,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456人,在職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302人。 Z1N=tL
我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業務精良、愛崗敬業、潛心鉆研的師資隊伍。學,F有專任教師1166名,其中教授173名,博士生指導教師35名,碩士生指導教師498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教師33名,全國百名優秀留學回國先進個人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6名,吉林省長白山學者特聘教授3名,吉林省長白山學者講座教授4名,吉林省長白山名師2名,吉林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后備人選30名,吉林英才獎章獲得者13名,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21名,吉林省高級專家12名,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24名。 I/k/5
多年來,我校始終以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為核心,積極開展研究生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優化培養方案,探索科學基礎、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融合發展的培養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強化課程學習和學位論文撰寫過程的師生交流互動;深化產、學、研合作,擴大學科交叉和國際交流,推動交叉培養和聯合育人;實施研究生創新計劃,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完善研究生培養質量監控體系,建設優良學風、教風、校風。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我們培養了一批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富于創新精神和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專門人才以及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在工作單位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目前,我校已經有5000多名研究生獲得碩士學位,學習和工作在全國各地,受到了社會的普遍贊譽和好評。 eEZZ0NNe;
為了積極推進研究生教育的國際化進程,我校已經與美國奧克蘭大學聯合簽署關于工程與計算機科學項目研究生協議,并就研究生中外合作項目的培養模式、教師交流等開展了實質性的合作。 Dwbt^{N^
在逐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積極推進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過程中,我校把全面培育研究生的科學精神、人文素養、創新能力以及優秀的品質作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內容,不斷豐富教育管理內容,拓寬學生培養思路,通過積極組織研究生英語演講比賽、研究生學術論壇以及研究生公開發表創新性研究論文評獎等系列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術水平和綜合素質。我校研究生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數學建模、電子設計大賽、創業大賽等競賽中,共榮獲國家級獎勵9項,省級獎勵20項。其中獲“挑戰杯”國家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數學建!眹壹壎泉1項、三等獎2項;創業大賽國家級銀獎1項、銅獎1項;電子設計大賽國家級三等獎1項、省級特等獎、一等獎、金獎等省級獎項10項。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省長獎1人;吉林省首屆研究生外語演講比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吉林省首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2項、銀獎1項、銅獎2項。2010-2014年,在全省百篇優秀碩士學位論文評選中,我校有33篇入選,居省屬高校前列。 ^CfWLL&
c
在研究生招生及教育管理工作中,我校得到了高度的認可,先后榮獲“吉林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進集體”、“高等學校招生工作先進集體”、“吉林省招生考試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Tr$37suF
長春工業大學辦學特色鮮明,人文底蘊豐厚,育人成效顯著。學校始終秉承“愛國敬業,求實創新”的校訓精神,以培養高層次、高水平的拔尖創新型人才為目標,以高教強省為契機,加強學科建設,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培養質量,凝心聚力,為把我校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地方工業大學而努力奮斗! X(q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