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傳考博資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報班 每日簽到
   
主題 : 2014關注國學博士論壇
級別: 論壇版主

顯示用戶信息 
樓主  發表于: 2014-08-20   

2014關注國學博士論壇

關注國學博士論壇:“師道”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倫理思想之一,近現代學者們在這方面的論述主要依據儒家文獻,而對道家、道教典籍中所蘊含的“師道”文化卻少有問津。事實上,道家與道教典籍也包含著豐富的“師道”內容,例如,東漢符箓派道教所尊奉的《太平經》就是這樣的經典文獻。該書不僅繼承了西漢以前道家的“師道”思想,而且適應漢代的社會需要與修道實踐,將“師”與“天地君父”相提并論,形成了以“崇道”為本的“天師之道”倫理思想體系。 6&,9=(:J&R  
\{ff7_mLo  
  一、道為“天下凡事之師” u\u6< [>P  
  《太平經》繼承先秦道家以“道”為宇宙最高準則的思想,認為道是“天下凡事之師”。在《太平經》看來,“道”是宇宙最高存在、萬物根源,“道”為至善至美,故而是天、地、人的效法對象。這種觀念可以說是先秦道家“以道為師”“以得道之人為師”思想的繼承。 =/(R_BFna  
  不過,《太平經》所說的“道”與先秦道家體系中的“道”是有區別的。基于“道”的客觀實在性,《老子》形成了“以道為師”的理念,其精髓就在于“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照此立場,則“以道為師”不是為了達到某種特定的教化目標,而是輔助萬物順應它的本性,成就其自然而不強加干涉,是一種“不言之教”;而《太平經》所說的作為萬物師法的“道”則明顯具有讖緯神學的色彩,這個“道”洞悉善惡,并且通過“天”這個有意志的自然神和得“天心”的神人傳達教誡,興善除惡。古代帝王、圣賢都以道為師,象天而行,以“道”和“天心意”作為教化人民的依據。 VF g"AJf  
  值得注意的是,《太平經》體系中的“道”,雖然是教化的最高依據,但它卻不直接關涉“人”的行為,對人的行為產生直接關系的是“天”。《太平經》說:“道為化首,天為人師法!比酥挥腥》ㄓ凇疤臁保拍苊鲿、通達萬物運行的規律,使行為符合自然之道,因此在人間的“明師”身上,“有道”之師表現為得“天心”,秉承“天”的意志施行教化。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