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傳考博資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報班 每日簽到
   
主題 : 2014關注國學博士論壇
級別: 論壇版主

顯示用戶信息 
樓主  發表于: 2014-08-20   

2014關注國學博士論壇

關注國學博士論壇:“師道”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倫理思想之一,近現代學者們在這方面的論述主要依據儒家文獻,而對道家、道教典籍中所蘊含的“師道”文化卻少有問津。事實上,道家與道教典籍也包含著豐富的“師道”內容,例如,東漢符箓派道教所尊奉的《太平經》就是這樣的經典文獻。該書不僅繼承了西漢以前道家的“師道”思想,而且適應漢代的社會需要與修道實踐,將“師”與“天地君父”相提并論,形成了以“崇道”為本的“天師之道”倫理思想體系。 sBW3{uK  
s-D?)  
  一、道為“天下凡事之師” L(o#4YH}>J  
  《太平經》繼承先秦道家以“道”為宇宙最高準則的思想,認為道是“天下凡事之師”。在《太平經》看來,“道”是宇宙最高存在、萬物根源,“道”為至善至美,故而是天、地、人的效法對象。這種觀念可以說是先秦道家“以道為師”“以得道之人為師”思想的繼承。 L,M+sN  
  不過,《太平經》所說的“道”與先秦道家體系中的“道”是有區別的;凇暗馈钡目陀^實在性,《老子》形成了“以道為師”的理念,其精髓就在于“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照此立場,則“以道為師”不是為了達到某種特定的教化目標,而是輔助萬物順應它的本性,成就其自然而不強加干涉,是一種“不言之教”;而《太平經》所說的作為萬物師法的“道”則明顯具有讖緯神學的色彩,這個“道”洞悉善惡,并且通過“天”這個有意志的自然神和得“天心”的神人傳達教誡,興善除惡。古代帝王、圣賢都以道為師,象天而行,以“道”和“天心意”作為教化人民的依據。 h_ ZX/k  
  值得注意的是,《太平經》體系中的“道”,雖然是教化的最高依據,但它卻不直接關涉“人”的行為,對人的行為產生直接關系的是“天”。《太平經》說:“道為化首,天為人師法!比酥挥腥》ㄓ凇疤臁,才能明曉、通達萬物運行的規律,使行為符合自然之道,因此在人間的“明師”身上,“有道”之師表現為得“天心”,秉承“天”的意志施行教化。 f_<Y\  
SGf9U^ds  
  二、天師乃“皇天神人師” &L3 #:jSk  
  《太平經》常常以“天師”(神人)與“弟子”(真人)對話的形式闡述教誡,“天師”即是受到上天派遣來向“真人”傳授“天意”的神人,云:“師者,正謂皇天神人師也!彼^的“皇天神人師”即是“皇天”派遣到人間的代言人,天師“以天為師”“代天立言”,將“天談地語”和神祇的教誡傳播給人間的帝王和百姓,讓世人根據天師之教解除罪惡承負,改變命運。 UxqWnHH.`  
  “天師”又是輔佐有德之君的“帝王師”,能夠“通天教,助帝王化天下”。《太平經》的講述者——“天師”乃以道德為主要教化內容,旨在閉絕狡猾、邪偽之法,使各個階層的人都得到正道引導,即使是最卑賤的人都能受到美善的熏習,而不互相戕害。唯有人民得到善的教化,陰陽調和,社會風氣淳化,天下才能太平。 7'.s7& '7  
  《太平經》認為:“天師”代天立言,助天興教,因此又是人間“明師”的典范!短浇洝沸,為師者應“承天之心,順地之意”,并以道生萬物、調和陰陽,好生樂善的基本原則,來教人學道、學德、學長生之法等,而不以浮華之文貽害后人,這些內容都是天師以“道德”之教下教圣賢師而世代相承的結果,故而“天師”堪為人間明師之楷模。 PrnrXl S  
  《太平經》一再強調:君主應順受有道的“明師”,在《太平經》認為的等級最好的社會模式——“天治”中,君主若遇到賢明有道德的臣子,應該以事師、事父之禮相待。其依據在于,有道德的臣子與君主相比,雖然身份卑下,但因其有道德而地位尊貴,這也是《太平經》的師道思想在神圣性方面的依據所在。同時君主崇尚“道德”的恭謙態度,為敬仰賢明之師做出表率,有利于上行下效,從而形成尊師的良好社會風氣。 c E76L%O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