級別: 初級博友
顯示用戶信息
UID: 162314
精華:
0
發帖: 3
流量: 3 M
威望: 13 分
介紹博友: 0 個
人民幣: 0 元
好評度: 0 點
注冊時間: 2015-12-04
最后登錄: 2015-12-04
|
病理生理學簡答
低滲性脫水的原因和機制: +?+iVLr!l} 1、 經腎丟失:1 )長期連續使用利尿劑:抑制髓袢對Na 重吸收 2 )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導致醛固酮分泌不足 3 )腎實質性疾病 4 )腎小管性酸中毒:集合管泌H 障礙導致H-Na 交換減少,尿鈉排出增多。 -9yWf8; 2、 腎外丟失:1 )經消化道丟失:喪失大量消化液而只補充水分 2 )液體在第三間隙積聚 3 )經皮膚丟失:大量出汗或大面積燒傷而只補充水分。 ,S-zY\XB G`NGt_C 低滲性脫水對機體的影響: ?}<Wmy2A 1、 細胞外液減少,易發生休克:由于丟失的主要是細胞外液,同時由于低滲狀態水分從細胞外液向滲透壓相對較高的細胞內轉移,造成血容量進一步減少,容易發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Jqqt@5Ni 2、 血漿滲透壓降低:無口渴感,故機體缺水卻不思飲,難以自覺口服補充液體。同時滲透壓降低抑制滲透壓感受器,ADH 分泌減少,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水重吸收減少,導致低比重尿和尿量無明顯減少。晚期可因血容量顯著下降ADH 分泌增多而少尿。 {%QWv%| 3、 有明顯的失水體征:血容量減少,組織間液向血管內轉移,因而患者皮膚彈性減退,眼窩和嬰幼兒囟門凹陷。 %J:2y 4、 經腎失鈉者尿鈉含量增多,腎外因素所致者因RAS 激活導致Na 重吸收增加而尿鈉含量減少。 2$1D+(5; wu19Pg?F 高滲性脫水原因和機制: ju(QSZ|; 1、 水攝入減少:見于水源斷絕,禁食,飲水困難,中樞系統疾病無口渴感 Q*]y=Za
#: 2、 水丟失過多:1 )經呼吸道丟失:癔癥和代謝性酸中毒導致的過度通氣 2 )經皮膚失水:高熱,大汗 3 )經腎失水:尿崩癥,大量使用利尿劑 4 )胃腸道丟失:嘔吐,腹瀉,消化道引流 E7j9A` {
u1\M 高滲性脫水對機體的影響: nj7\vIR7 1、 口渴:由于細胞外液高滲通過滲透壓感受器刺激中樞引起口渴感。 v Yw$m#@ 2、 細胞外液含量減少:由于丟失的是細胞外液,且失水多于失鈉,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刺激滲透壓感受器引起ADH 分泌增加,尿量減少而尿比重增加。 k[/`G5 3、 細胞內液向細胞外液轉移:細胞外液高滲導致水從低滲的細胞內向細胞外轉移,有助于循環血量的恢復,但同時引起細胞脫水導致細胞皺縮。 [-w+ACV~ 4、 血液濃縮:由于血容量下降可激活RAS ,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加,增強腎小管對Na 重吸收,與ADH 一起有助于維持細胞外液容量和循環血量使其不致下降太多。 b_-?ZmV^r 5、 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腦細胞嚴重脫水可導致嗜睡、昏迷甚至死亡;腦體積因脫水縮小,血管張力增大而導致局部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 7hl,dtn
7 6、 脫水熱:小兒由于從皮膚蒸發水分減少而使散熱受到影響。 AHdh]pfH RyZy2^0< 水中毒原因和機制: ZvkBF9d 1、 水攝入過多:大量補液、飲水,無鹽液體灌腸,靜脈輸入含鹽少液體過多過快 |v= */e 2、 水排出減少:ARF ,ADH 分泌過多 VB@M=ShKK NZt
8L? 水中毒對機體的影響:
gIcm`5+T 1、 細胞外液量增加,血液稀釋 z#t;n 2、 細胞內水腫:細胞外液低滲,水自細胞外向細胞內轉移,造成細胞內水腫。 ZqJyuTPv 3、 中樞神經系統癥狀:顱內壓增高,嚴重者可發生枕骨大孔疝或小腦幕裂孔疝。 jHBP:c
4、 實驗室檢查見血液稀釋,血漿蛋白和血紅蛋白濃度、血細胞比容降低,早期尿量增加,尿比重下降。 Ap9 %5:] ec"+Il 水腫的發病機制: |9fGn@- 一、 血管內外液體交換平衡失調 R^tDL 1、 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增高:平均有效濾過壓增大,組織液生成增多,超過淋巴代償能力時發生水腫。充血心力衰竭、靜脈血栓或腫瘤壓迫靜脈可導致靜脈壓增高,動脈充血是炎性水腫的重要原因之一。 kac]Rh8vO 2、 血漿膠體滲透壓增高:引起血漿白蛋白含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蛋白質合成障礙(肝硬化和營養不良);腎病綜合征蛋白質丟失過多;蛋白質分解增加(惡性腫瘤) w$z]Z- 3、 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見于各種炎癥,如感染 燒傷 凍傷 化學傷等 KPB^>,T2{ 4、 淋巴回流受阻:這類水腫液的特點是蛋白含量較高,見于惡性腫瘤侵入并阻塞淋巴管;絲蟲病 _J-3{a 二、 體內外液體交換平衡失調——鈉水儲留 S$1dXXT 1、 腎小球濾過率下降:1 )腎小球病變:腎單位嚴重破壞,腎小球濾過面積嚴重減少 2 )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腎病綜合征,腎血流量減少,GFR 減少,導致鈉水儲留 6@cT;=W;xj 2、 近曲小管重吸收鈉水增多:1 )心房鈉尿肽分泌減少,見于有效循環血量減少 2 )腎小球濾過分數增加:出球小動脈比入球小動脈收縮明顯,腎小球濾過分數增加,,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血液膠體滲透壓升高,同時血流量減少流體靜壓下降,重吸收鈉水增加。 KImazS^ 3、 遠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鈉水增加:1 )醛固酮含量增高:分泌增加(充血性心衰,腎病綜合征)滅活減少(肝硬化) 2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刺激容量感受器反射性引起ADH 分泌增加;RAS 激活醛固酮增加,血漿滲透壓增加刺激滲透壓感受器使ADH 分泌增加。 TaE&8;H#N G5'
HrV 低鉀血癥對心肌的影響: A"R5Fd%6pc 一、 心肌生理特性的改變 Bd-@@d.H< 1、 興奮性增高:心肌興奮性大小主要與Em-Et 間距有關。低鉀血癥時,心肌細胞對K 通透性降低,Em 絕對值減少,Em-Et 減小,心肌興奮性增高 [{cMEV& 2、 自律性增加:低鉀血癥時細胞膜對K 通透性降低,因而復極化4 期K 外流減慢,而Na 內流相對加速,自動去極化加速,自律性增高 :
/941?%M 3、 傳導性降低:Em 絕對值減少,去極化時Na 內流速度減慢,故動作電位0 期去極化速度和幅度均降低,傳導性降低。 M3/_E7Qoj 4、 收縮性改變:輕度低鉀血癥時對Ca 內流抑制作用減弱,復極化2 期Ca 內流增加心肌收縮性增強。但嚴重低鉀血癥時,心肌代謝障礙導致心肌收縮性減弱 LFT)_DG7( 二、 心電圖的變化:T 波低平,U 波明顯增高,S-T 段壓低, Q-T 間期延長 dsD!)$ 三、 心肌功能的損害:1) 心律失常 2 )對洋地黃類強心藥物毒性的敏感性增加。 `w/`qG:dK )H`1
CcT 高鉀血癥對心肌的影響: cuW&X9\m, 一、 心肌生理特性的改變: E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