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傳考博資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報班 每日簽到
   
主題 : 大學青年教師“考博熱”是進取,還是無奈?
級別: 初級博友
顯示用戶信息 
樓主  發表于: 2007-08-05   

大學青年教師“考博熱”是進取,還是無奈?

高校教師考博士,近年來儼然成為一種熱潮,大有愈演愈烈之勢。據報道,蘇州大學200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中,一千多人爭奪300個名額,而報考者中高校教師占了相當大的比例。上海某著名高校一文科學院的副院長告訴記者,在今年報考該學院博士研究生的考生中,三分之二以上是高校教師,其中尤以青年教師為眾。   K;[V`) d'  
  大學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為提升自身素質和學位,報考博士是很自然的事,本不該惹得社會議論紛紛。但,如果這種個體行為演化成一種群體行為,浩浩蕩蕩爭戴博士帽,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這種現象還真值得有識之士品評一番。   9H.E15B  
  Q?[k>fu0  
  考博士,訴說大學青年教師的無奈  記得已故著名科學家王選曾經感嘆:年輕時什么都想要,可什么都沒有;老了什么都不想要了,可偏偏什么都給你。的確,以老生常談而論,萬事開頭難,青年人涉世不深,立足未穩,對社會的貢獻還不太大的時候,社會地位、物質條件、社會資源等各方面大都還不到位,學業、事業、工作、生活等亟待改善和提升,正處在所謂的“爬坡”階段,吃點苦,受點累,遭受點磨難,承受點挫折,都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這是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公式,并不能說是社會的怪圈。   7sHtJr  
  ? +`Zef.g  
  大學青年教師也不例外,大多在這樣的規律和公式中生存和成長。  但大學青年教師也有其特殊的一面。作為“知識密集型”的社會群體,他們不僅是“天之驕子”出身,而且肩負著培養和教育“天之驕子”的使命,承擔著為“天之驕子”“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因而吸引著社會的更多目光、更多關注。  不論從哪個角度看,他們都不是弱勢群體,可是,在大學校園里,他們分明感到自己的弱勢。比起身邊的院士、博導、教授等“精英階層”,他們感覺自己就像吃苦受氣的“丫頭”,總是處在大學的邊緣。   3y 0`G8P'h  
Kj-:'jzW  
  要改變這種際遇和境況,途徑不少,但最直接的“終南捷徑”就有一條:考博士。   J5|Dduv  
(`>4~?|+T  
  教育界有識之士認為,目前高校教師攻讀博士學位之所以能形成熱潮,原因有二:一方面,政府有關部門越來越重視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早在1999年,教育部就頒布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要求到2005年,教學科研型高校具有博土學位教師的比例要達到30%以上;另一方面,目前高校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各高校都把教師隊伍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很多高校在招聘教師時提高門檻,非博士不要,有博士學位的高校教師,在爭取教學科研項目、審請經費、評定職稱、出國進修、解決住房、增加工資、改善待遇等方面都有明顯優勢。   rl4daV&,U  
^f3F~XhY3  
  博士的光環本來就讓莘莘學子心馳神往,政策的驅動更讓青年教師對博士帽趨之若鶩,對走“終南捷徑”堅定不移。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