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其實不簡單! u/AN|
y
+^.(3Aw
以上兩句話是對于整個考博過程的概述,為什么這么說的原因: 0=04:.%D
4_ 3\4
其一,如果考博單純就考試這個東西,也就是初試而言,其實很簡單,難度完全和高考、考研不能同日而語。英語難度低于考研,專業課同樣如此。但是,這夠了嗎?遠遠不夠,初試的成績代表不了任何東西。所以,考博的簡單只是對于初試而言其很簡單。 :;EzvRy
很多老師直白的對我說:初始只是一道門檻而已,進了門檻只是你有參加選擇的權利,一切還要從頭再來。所以很多人抱怨自己分數高而被刷,抱怨學;蛘吣忱蠋熀,這樣說不見得公平,分數高只是你在分數方面的優勢,如果僅僅是分數高而沒有任何科研成果等等展示或表現出來,同樣很容易被PK掉。
7@`(DU`z
*\>7@r[%5
其二,考博真的很簡單嗎?并不!很多東西是初試之外的: lUrchLoDt
#q-t!C%E
①出身。 v1:5r
總有人問出身重要嗎?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依據,往往有很多人抱怨考博不公平,其實絕對的公平誰也做不到,畢竟導師是想找人來幫助他完成項目,而不是想找個人來培養。某些學校的硬件設施有限,有些領域有些方向沒有先進的儀器很難出成果,而所謂學校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硬件設施如何,如果讓你來讀博,還需要一段時間來讓你學會怎么操作儀器,那誰也不會干的。同時,一些國家項目和地方項目大多都會傾向于所謂的好的學校,很多所謂差的學校很多老師都是沒有項目支撐,學生只能靠倒騰瓶瓶罐罐勉強畢業,更別說什么創新性云云。所以,出身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參考依據。 ;Wr$hDt^
1\BECP+
②科研成果。 22GtTENd1h
總有人問,沒有論文沒有專利會不會有影響。如果你是導師你會怎么想呢?幾個人在一起,哪個博導能一眼看出誰是棟梁,誰是庸才,誰勤奮,誰懶惰?所以,有能量化的東西為什么會不作為參考依據呢?有論文總比沒有論文好,有英文論文總比有中文論文好,有高影響因子的總比低影響因子的好。論文對于導師是什么?在中國就是職稱,就是榮譽,就是實力,就是項目申請的籌碼,就是項目結題的工具,等等。導師為什么不要一個會寫SCI的,已經寫了大量SCI或者已經寫了高影響因子SCI的學生? ]ba<4:[Go
QS!b]a3
③對導師研究領域的了解與擴展、延伸 "_^FRz#h
這點對于考博的童鞋來說也是至關重要,決定考博前或多或少要和導師進行聯系,而你對他研究領域的了解和契合是一個重要的談資,試想如果你頭頭是道的將此領域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信手拈來 和 你面紅耳赤不知所云相比,哪種現象會更討導師歡心?導師說白了就是老板,如果老板是蓋房子的包工頭,而你跑來說我不會蓋房子我會養羊我養的羊可好了,那他憑什么承諾給你留下名額。此外,科技日新月異,總有一些東西成為國家或地方某部門關注的熱點,而抓住熱點申請課題就顯得輕松很多,所以很多導師希望對自己的研究領域做一些新的拓展,而如果你恰恰對這些了如指掌,這是不是就是所謂的投其所好呢?自然導師會對你感興趣。 jE{z4en
nQ mkDPjU
④態度 PiN3t]2
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問題,對于考博,有些人是來混文憑,有些人是來做科研,怎么把這樣的人用簡單的方法區別開來呢?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態度!所以,一個渴望有機會進行科研工作,渴望立志于某個領域的學生,往往能打動導師。大膽告訴他你明確的目標——X老師,我就是要到你這里來做XX工作的,我對XX工作非常感興趣,□□□□(此處省略內容和《廢都》不同,為你對XX工作的獨到見解)。對科研的認真態度,踏實做事的態度,對自己的定位等等,無不影響著導師對你的選擇。 L%"&_v#a^
-n6C~Yx
⑤人脈 Y$N|p{Z
總有人把人脈當成關系,認為是“黑”的!疤鞎r、地利、人和”古人早就已經發現人脈的重要性我們又何必視而不見。人脈并不等同于某些人眼中的關系,其中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和導師相處的能力,如果甚得碩導之心,那么碩導也很樂意將你推薦給大牛博導,導師對你贊揚幾句比你自己自夸自己有用一百倍。當然這也是有條件的,你必須自身也很優秀。沒有導師那么傻把白菜說成人參以后必然會得罪大牛。動用一切可動用的人脈,讓自己的優點被大牛博導知道,否則即使是金子博導也無從知曉。 4m~\S)ad
I(2ID +
⑥關系
bBZvL
對于這個,我沒有太多的了解。但是我覺得重要的是認清博士和導師之間的關系,這兩者已經不是簡單的師生關系,而更多的是合作關系。所謂合作就是你能帶給我什么,我能帶給你什么,就這么簡單。有些人抱怨某導師優先自己的學生,我覺得這無可厚非,如果自己的學生做的很優秀為什么不繼續做下去,反而招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從頭再來難道就是不黑?這不是不黑簡直是腦子有病。面對這種合作的關系我建議還是保持清醒的頭腦,自己想一想能給導師帶來什么,這也就是他為什么要招你的理由。 X/@Gx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