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傳考博資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報班 每日簽到
   
主題 : 影像學專業課復習資料(五官、中樞部分)
級別: 初級博友
顯示用戶信息 
樓主  發表于: 2015-04-29   

影像學專業課復習資料(五官、中樞部分)

管理提醒: 本帖被 nanafly 從 考博個人陳述 移動到本區(2015-04-29)
中樞及五官 ?iPC*  
1.        Sturge-Weber syndrome:即腦顏面血管瘤病,是先天性神經皮膚血管發育異常。 -5 RD)(d  
IW>T}@ |  
2.        肝豆狀核變性 dOa+(fMe  
qJ;jfh!  
3.        MLD(異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是常染色體陰性遺傳性疾病。由于神經輔酶A缺乏,硫酸脂不能分解成腦脂和無機硫,而沉積在少突膠質細胞上,由于這種強酸性脂肪沉積是髓鞘分子結合和水合作用異常,導致髓鞘形成障礙。影像學主要表現為白質內斑片狀低密度或高信號,左右對稱,無占位效應。 2!0c4a^z  
0f~C#/[t7  
4.        腎上腺白質營養不良:屬于連鎖陰性遺傳,由于缺乏;o酶A合成酶導致脂肪代謝紊亂,長鏈脂肪酸在細胞內異常堆積,以腦及腎上腺皮質顯著,破壞腦白質及腎上腺皮質。 u_hD}V^x4  
Mxe}B'  
5.        Dandy-walker syndrome:是先天性菱腦發育畸形。常見于嬰兒和兒童。它是由于小腦發育畸形和第四腦室中、側孔閉鎖,引起第四腦室囊性擴大和繼發性腦積水。 dUsYZdQs  
.+qQYDE w  
6.        狹顱癥:是因先天性顱縫提早骨化,過早閉合而成。 :S.9eFfa  
>, TUZ  
7.        腔隙性梗塞:是腦穿支小動脈閉塞引起的深部腦組織較小面積的缺血性壞死。主要病因是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好發于基底節和丘腦區。影像學表現為雙側基底節和丘腦區類圓形低密度或高信號病灶,直徑一般在1015mm,邊界清楚,一般無占位效應。 b$4"i XSQ  
x8wD0D  
8.        出血性腦梗塞:是指腦梗死后缺血區血管再通,血液溢出。影像表現為腦梗死病灶范圍增大,占位效應明顯,CT上在低密度梗死灶內出現不規則斑點、片狀高密度出血影,MRI T1WI出現高信號,T2WI原高信號影變得不均勻 AZ0;3<FfLp  
5pj22 s  
9.        缺血半暗帶:腦缺血半暗帶是指急性腦缺血后局部血流量低于正常,但仍存活的腦組織,常位于梗死灶周邊的區域,由于血流灌注不足,細胞代謝異常,只能在一定時間內存活,超過組織的血流灌注與時間域值,改區腦細胞仍將發生梗死。MR DWI上顯示的異常信號區腦組織將發生梗死,而MR PWI范圍一般大于DWI上的異常范圍,一般將兩者異常信號不匹配區域定為半暗帶 4\y/'`xm)6  
H#NCi~M>3  
10.    島帶征:見于急性大腦中動脈閉塞的早期出現島帶區(腦島、最外囊、屏狀核)灰白質界面消失。 p rYs $j  
LISM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