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傳考博資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報班 每日簽到
   
主題 : 我國博士后制度實施20年:聚四海英才創時代偉業
級別: 總版主
顯示用戶信息 
樓主  發表于: 2008-06-14   

我國博士后制度實施20年:聚四海英才創時代偉業

我國博士后制度開始實施于1985年。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和關懷下,這項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發展,目前已成為吸引、培養和使用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制度。 Mva3+T  
uch>AuF:  
  作為培養造就高層次人才的有效機制,20年來,博士后制度造就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為科技進步、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目前博士后制度的發展順利健康,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JJltPGT~Oa  
L7= Q<D<  
  促第一要務 抓第一資源 博士后制度開辟人才“制度特區” s f OHl  
i^_#%L  
  上個世紀80年代初,隨著回國工作的留學博士和國內培養的博士畢業生數量的逐漸增加,如何使他們盡快成長為國家急需的建設人才和新學科領域帶頭人,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cTXri8K_  
qw7@(R'"  
  博士后制度正是適應國家促進高層次人才流動、學術交流,促進交叉學科發展,促進科研活動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為高層次人才的使用和培養開辟了一塊“制度特區”。 jn%!AH  
`+zWu 55;  
  20世紀80年代初,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先生兩次給中央領導寫信,建議設立博士后流動站,實行博士后制度,這一建議得到了中央領導的肯定。此后,國家有關部門反復磋商,并召集各方面的專家多次論證,提出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試行博士后制度的方案,并由國務院批準開始試行。 eVt$7d?Jw  
j:}J}P  
  我國博士后制度是通過在一些科研環境較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或工作站,吸納優秀博士畢業生進站,在合作導師的指導下,承擔科研項目,獨立開展2至4年的科學研究,培養獨立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使之加速成長為高層次科技人才和學科帶頭人。 o]ag"Q  
i]=&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20年來,我國博士后事業造就了一批年輕富有活力的博士后人才,目前已累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3萬多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1萬多人。 kaxvP v1  
Q.9qImgN  
  同時,我國博士后招收、培養和使用的模式、經費來源的渠道越來越多樣化,促進了科研人員的合理流動,推動了學科交叉的發展,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據統計,博士后研究人員短短2至3年的在站時間平均每人承擔3項研究項目,其中國家級研究項目占37.3%,省部級項目占27.9%。 LAP6U.m'd  
A%Xt|=^_  
  干事有舞臺 發展有空間 流動站為博士后提供成長途徑 e/*$^i+S  
+vNZW@_$D  
 。保梗福的辏吩,國務院正式批準《關于試辦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報告》,博士后制度在我國確立,為博士后研究人員提供一條脫穎而出的成長途徑。 (faK+z,*6R  
'qArf   
  博士后研究人員是國家正式職工,但不占用設站單位人事編制,完成博士后研究出站后,通過雙向選擇落實工作單位。國家和設站單位為博士后研究人員提供一定的生活和科研經費,國家給予了一系列政策支持。 Z<#hS=eY  
( 7ws{)  
  干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 ]Ni;w]KE  
RQkyC AGx  
  今年3月,中南大學完成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動材料的制備技術”,敲開了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的大門。其中,易茂中做出了杰出貢獻。 9D  0dg(  
dLvJh#`o  
  1997年,易茂中進入中南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現任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在博士后流動站這一平臺上,他一步步走向成功。 )-Ej5'iHr  
}C  /]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歐進萍、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的蘇義腦、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的林大澤……20年來,以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工作站為載體,通過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我國培養了一批年輕、富有活力的博士后人才群體。 fa&-. *  
B_ja&) !s1  
  為了給博士后研究人員創造較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規定,初步構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博士后制度基本框架。 \ A% eG&  
@ct+7v~  
 。保梗梗澳,開始進行了博士后管理工作管理改革試點,出臺了一些促進博士后事業發展的改革措施; <]Wlx`=/D  
j'HkBW:L  
 。保梗梗衬,制定了關于自籌經費招收博士后的規定,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增加自籌經費招收人數; a`E*\O'd  
.fzu"XAPu  
 。保梗梗茨,上海寶鋼建立了第一個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開創我國企業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的先河。  :Pq.,s  
~P-*}q2J  
  …… b@t5`Y-+K  
 m ,>  
 。玻笔兰o初,國家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站范圍從國有企業擴大到非國有企業,從地方擴大到部隊,增加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招收人數,使博士后工作站成了新的工作亮點,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走上了流動站與工作站優勢互補的良性發展軌道。 NQ|xM"MqD  
2X88:  
  目前全國343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已設立了136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其專業已覆蓋12個學科門類的86個一級學科;在各類企業、研究機構等建立了1018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wwe}E-e  
~%ozgzr^  
  聚四海人才 創時代偉業 博士后制度肩負創新歷史重任 "R9Yb,tIN  
V &Mf:@y  
 。玻澳臧l展實踐表明,博士后制度對吸引、培養和使用優秀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博士后制度已深入到我國的重要領域,遍及教育、科技、金融等系統。 wU`!B<,j  
 cPn+<M#  
  --為順應入世后金融開放的挑戰,我國開始在銀行、證券公司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Yi( r  
O'NW Ebl/  
 。瓰闈M足籌備2008年奧運會發展體育事業的要求,有關體育學的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應運而生。  m@rSz  
n&-496H  
  博士后事業20年的發展史,就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不斷改革和完善的歷史,許多博士后研究人員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 !asqr1/  
fT Y/4(  
  形勢逼人,不進則退。盡管我國博士后制度已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管理體制,建立學科專業比較齊全、部門和地區分布比較廣泛、產學研合作日益密切的博士后工作網絡體系,但仍肩負著創新和完善的歷史重任。 {SG>'KXZ  
F9XT lA  
  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焦點,無疑需要進一步著力提升博士后研究人員的自主創新能力,使重大科研成果、自主創新成果和科研成果轉化率均有較大提高。 \&}G]  
Nm ]% }  
  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科技體制改革的持續推進,高等教育體系的改革和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特別是黨中央關于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的深入實施,對我國博士后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務。 2L\3S ukj  
noNm^hFL  
  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國博士后事業發展的重要時期。人事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到2010年,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預計達到8000人左右,其中企業博士后年招收人數將有較大幅度增長。到2010年,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工作站總數分別比2005年底增長30%和50%左右。 0y %L-:/c|  
; ! $m1  
  聚四海人才,創時代偉業。回顧20年的發展歷程,博士后事業積累了許多經驗,這些經驗無疑是今后博士后事業發展的寶貴財富,必定能繼續培養出一批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創新人才,造就一支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隊伍,為我國科學技術自主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評價一下你瀏覽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動

搞笑

開心

憤怒

無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復

驗證問題:
免費考博網網址是什么? 正確答案:freekaobo.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