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夠考上博確實存在運氣,回憶起考試時的三月,等分數的四月,復試的五月,總覺得象一場夢,不太真實,期間真的有點不堪回首。只想回顧一下我的考試經歷,做個紀念吧。
G>!"XK:fB 大概我是一個理想主義的人吧,當初選擇光華國民經濟學、上財大口徑招生和WISE的數量經濟學,想起來都覺得自己很“勇敢”,當時也做好了三個地方都沒考上的心理準備的。選擇這三個地方有個有利的因素是專業課指定的參考書都是一樣的,不用重復看不同的書;還有就是這三個地方都不需要同導師聯系的,說白了就是在初試階段還是看誰的成績高。
~+d]yeDrhx ZWr\v!4 具體說說考試的情況吧,光華的微觀有難度,4個題目,兩道一般的微觀題(也就是不會考信息、一般均衡的題),兩道博弈的題,全是計算的每題25分,最后一道博弈的題很難,我是猜了個答案,很明顯是不會得到分數的。光華的宏觀和計量是合在一張卷子的,總共六道題,宏觀三題,計量三題,宏觀第一題是分析一個小型開放經濟在什么情況下財政政策有效,什么情況下貨幣政策有效,典型的考研試題,只有這一個是用文字回答的,剩下的兩道題都是計算題,感覺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具體的題目忘記了,只記得有一題是考RBC模型的,估計是龔老師出的題目。后面三道計量題不是很難,但是也不容易拿高分,第一道簡單,就是考古典假設的條件,第二題讓推導IV估計量和分布,第三道題是個分析題,給個案例,讓你說說用什么方法進行估計,題目我記得不太清楚了,但是我記得題目中提醒說要考慮雙向的因果關系,給的數據還是一個面板的數據,那當然是用動態面板數據的GMM方法,但是要把這道題回答好還是不容易,要命的是分值還很高,記得是25分。
:l7\7IT 英語就不說了,只是覺得今年的英語要簡單點,把那個沒有選項的完形填空改成了正常的完型填空。最后的結果是英語過了六十,微觀居然有七十,真沒想到,還有更沒想到的是宏觀和計量居然不到六十,想當初考出來覺得最有把握的就是這門了,這也直接導致我掛了,光華歷年都要求專業課及格的,英語可以降到五十。總結一下,微觀的卷子改的很松,宏觀和計量的卷子改得很嚴。
sF|lhLi 上財的經濟學一是統考的,兩道微觀兩道宏觀,全是計算的,每題25分,微觀一道一般的題,一道博弈的題,不是很難,宏觀第一題好像是Ramsey模型,第二題很難,又是一個RBC模型的題,而且是有兩個變量在變的,記得Romer的書上第四章給的例子只有消費c在變,這個題目好像是資本k也在變,讓你求這兩個的變量的動態,考完后問了一下其他人,好多這題都沒做出來,還聽說去年最后一題同這題是基本類似的,看樣子上財的海歸們很喜歡搞RBC的題目,既然是這樣,說不定明年還會考這題的。
C
:e 'wmA "W1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