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喜歡喝綠茶和咖啡,就不必擔心它們會讓人睡不著覺,因為我們自然會去調節;既然喜歡工作和考博,就不必擔心它們會僵固凝化、困難重重,因為我們自然會去努力,去堅持! w.a9}GC
——題記 -(]CFnD_N
{
]_j)R
眾多飲品中,我唯獨鐘愛綠茶和咖啡,很簡單很純凈的那種鐘愛。綠茶的清香很迷人,咖啡的濃香很醉人,以至于讓我覺得在那種香氣里,說不定喝點熱熱的純純的白開水也能醉一下。它們都是用白開水泡出來的味道呀! Dzf\m>H[
聽說喜歡喝茶的人一般喜歡清閑,懂得享受寧靜,身邊的事物都是循環地在演繹著;喜歡喝咖啡的人,則是追求利索的快感,為刺激、興奮的事物不停地挑戰自己。真要這么說,那我就成了矛盾組合體! 不過也好了,事物總是在矛盾中不斷往前發展的了,況且我可沒感到體內有什么巨大的矛盾力量在高速運轉。 ^n
(FO,8c
因為一個人的環境可以隨時改變,但是一個人的鐘愛,是不會隨時改變的! nqm=snh
冬天到了,開始注意給自己體內多補點水,當然是綠茶和咖啡了,不過還是綠茶居多,沒什么原因,自由使然。 M{{kO@
P"9
[I3Nu8
冬天到了,我也注意到同學們思維中多了一個問題:考博還是工作?多了一個成語:魚與熊掌,不可得兼。自己也奇怪了,中國有那么多成語,那么豐富的形象代言物,為什么就選中了“魚與熊掌,不可得兼”來比喻“工作與考博”之間的抉擇呢?其實,說“抉擇”感覺形容的兩難程度也太重了一點,還是“選擇”一詞比較好。 T7.Iqw3p
緣分吧,好像我們“奔奔”一族就看中了它們之間極為相似的兩難情境,心理學上有一個詞——“雙趨沖突”——可以很恰當的說明這種兩難情境,也就是說一個人同時追求并存的兩個目的,但又必須接受其一才能避免其二時的內心沖突。帶有沖突性質的東西一般都會引起大家的思考和爭論,結果呢,大部分還是不知道如何選擇,或者選擇了,卻還是不那么心甘情愿,總有點患得患失,簡簡單單、打心底里冒出來的快樂就這么跑了,可惜! ^`'\eEa
&hI!mo
一般的,不得不考博的人覺得碩士很難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即使找到了,以后要是再考博的話,會出現很多難以克服的客觀條件;不得不工作的人覺得以后上了博士也不一定找到比現在工作要好的工作,博士還要做科研,枯燥清苦;當然還有一類要工作的人覺得工作以后還可以再考博士,那就先工作好了。 )q-NE)
工作與考博有我們想象的那么沖突嗎?沒有吧,之所以這么多人覺得很沖突,固然有其本身就存在沖突的潛質,我覺得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大家對不確定事件的實現會不自覺地產生焦慮,傾向于看重其不利方面,有時候還有點夸大的味道。雖然這也算是理智的思維方向,但一旦意志不堅定,可能會埋沒自己的潛力呀!總有人是工作以后考博的,也總有人考博以后工作的,既然都存在了,就是合理了,有什么可以擔心的呢?到時候,總可以將事情堅持進行下去,擔心那么多做什么呢? ,MNv}w@
工作以后可以考博,考博以后也可以工作,它們都是我們生活方式的兩種形式,可以互相轉化的;就像綠茶與咖啡,很中國和很外國的兩種飲品,它們都需要熱水來泡,可以交替甚或同時來喝的。我是這么覺得?鞓返娜ミx擇就好啊! TZ5TkE;1
9hfg/3t('
既然喜歡喝綠茶和咖啡,就不必擔心它們會讓人睡不著覺,因為我們自然會去調節;既然喜歡工作和考博,就不必擔心它們會僵固凝化、困難重重,因為我們自然會去努力,去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