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傳考博資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報班 每日簽到
   
主題 : 文科博士太難了,為什么我還要考博?
級別: 論壇版主
顯示用戶信息 
樓主  發表于: 2019-09-21   

文科博士太難了,為什么我還要考博?

文科博士的生活并不刺激,但文科博士的境遇,卻是個笑中帶淚的流量話題。文科博士喪嗎?沒你想象得那么糟。怎樣讀博讀得爽?也沒你想象得那么好。對于文科博士的精神健康而言,能一起吹牛B的學術共同體很重要。而流水化論文生產與知識分子的地位激變,則影響著文科博士的自我認知。2020年各大高校的博士招生簡章正陸續公布。念書,還是工作?困擾著很多文科生。本期反向流行邀請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后傅正、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生楊宸,聊聊有志于讀理論、做研究的人如何才能過得好。 ep[7#\}5  
01 50rq} -  
文科博士,喪并快樂著 V|xR`Q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幾乎每天都在想這個事情,如果當初不搞學術,我會干嗎?當時頭一個感覺就是,我現在孩子應該都會打醬油了,生活非常美好!泵總讀了文科博士的人,大概都會像美國詩人佛羅斯特那首詩《未選擇的路》里說的一樣,對黃色森林里的另一條路心有所想!懊刻鞂W校、家、圖書館、gym、幾點一線”;“多么稀薄的生活啊,誰跟我接近了都有高原反應”;“適應孤獨,就像適應一種殘疾”。劉瑜對文科海外博士生活的描述,跟港臺博士生的狀態也大體一致,大家處在雞犬不相聞、高度原子化的狀態;而在中國內地讀博,有傳統的人情與師門文化,煙火味道更濃,也更歡樂一些。 Pp3tEZfE  
ykl./uY'  
我的快樂很少,當然我也不痛苦。主要是生活稀薄,事件密度非常低!獎㈣ 《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 \8Fe56  
不論如何,文科博士可以一天待在寢室里不出門,吃飯靠外賣,任何交流和工作都靠電腦來進行。但中文系不是讀讀小說,談談戀愛,風花雪月一下就好,研究工作總是非常枯燥和繁瑣。 kY xn5+~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經歷一些很喪的時刻,但就像在沙漠里行路,這也是很考驗自覺性的階段。因為你可能每天都毫無成就感,研究推進很慢,不是馬上能得到反饋,而來自學術共同體的正反饋則更漫長。一些文科博士的“自救組織”出現了,互相督促對方的寫作進度,免得放縱掉了自己。 9+=U&*  
為什么文科博士的孤獨與喪容易成為熱點?這也與知識分子的地位變化太快有關。上世紀80年代讀中文系的人,常常是高考贏家。而今天,所有的人都被拉平了。整個社會對于文科博士的質疑似乎是永恒的:你們干的是一些對社會沒有幫助的工作。 YG?W8)T  
02最經典的博士論:馬克斯·韋伯 8Z/P<u  
文科博士為什么容易不快樂?文科的研究很難被量化評價,不易進入大眾,也很難獲得圈子外人的理解,學的東西往往跟自己的生活分不清楚。而社會有另一套評價系統,文科博士在這里會顯得渺小。 lh~!cOm\=E  
文科博士學科內部還有鄙視鏈:搞人文的看不起搞實證科學、數據模型的;在中文系,搞古代的看不起搞現代的,搞現代的看不起搞當代的,搞當代的看不起搞文化研究的,搞文化研究的就只能看不起新聞傳播的了。 8*4X%a=O f  
很多文科博士的焦慮,其實跟讀書本身沒有關系,讀書本身是快樂的,難的是跟如何把讀書的結果轉換成學術論文有關。 FL0(q>$*8  
A#2 Fd7&  
所以說,學術生活就是一場瘋狂的賭博!R克斯·韋伯 .0.Ha}{6b  
而馬克斯·韋伯老兄的《學術作為一種志業》(現在翻譯作《科學作為天職》),在一百多年前的德國就告訴我們即將面對怎樣一種學術體制:參與世界大學排名,加入國際資本主義競爭。大學老師就像項目經理,帶一幫學生來做課題項目,而博士就是項目經理的預備期。 R S;r  
03自由而無用的靈魂,還能“我手寫我心”嗎? @(Ou;Uy  
“自由而無用的靈魂”,可以用來形容所有的文科生。 $0D]d.w=  
讀書一時爽,但一直讀書(讀博)未必爽,因為要在學術抱負之下,進入到專業體系之中,成為職業學人。博士階段類似于苦行的學術生活,給“自由而無用的靈魂”賦予了一個沉重的肉身。這種沉重需要整個博士生涯來克服。 mWUQF"q8  
M*8Ef^-U`t  
△漫畫來源@《念書,還是工作?》 1/6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